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3分)                                                       

                                                                               

   (2)本诗以何种表现手法抒发何种情感。(3分)

                                                                                

                                                                          

 

(1)“寒”字在此诗中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一个“寒”字烘托出一片离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分)    (2)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表面上看都是写景,实质上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却跃然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耐人寻味。(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铲平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①无物以相之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       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       ③与④也不相同

 

3.对选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要达到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志”,即使不能达到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

 

 

4.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2)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4 分)

                                                                      

 

 

查看答案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析】
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

诗歌的清誉。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人们总是殚精竭虑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很多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或取诸怀抱

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思考人生,写下了富有思想性的佳作《病榻杂记》,可以说是季老“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B.王老师是前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2009年12月21日中午,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抵达台湾,他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第四次“陈江会”开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在奥运圣火传递期间,四川省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特大地震灾害。

B.《我有一个梦想》一文道出了作者及所有黑人对平等、民主、自由的强烈渴望,读来楚楚动人。

C.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是去接受锻炼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是要靠自己的才能创造业绩的,这与古人的终南捷径大相径庭。

D.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