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部分地区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无一不是前车之鉴。谁都不希望这些悲剧在中国重演。好在国人已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呼之欲出了。
A.刮目相看 B.饮鸩止渴 C.前车之鉴 D.呼之欲出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享用到盛宴。它可以是丰盛的菜肴,也可以是丰盛的精神食粮。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盛宴”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盛宴”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标题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50字;④不得抄袭。
书评是对书籍或文章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评论或介绍的文字。有的书评言简意赅,虽只言片语,却能概括一部或一篇作品的写作特点、目的或主旨,如《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棋王》──融民族文化于棋中精魂,寓哲理思辨于平凡人生……
请依照以上书评示例的形式,从下列课文中任选两篇,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4分)
(1)《琵琶行》(白居易)——
(2)《师说》(韩愈)——
(3)《阿Q正传》(鲁迅)——
(4)《我与地坛》(史铁生)——
观察下面的图表,请就10年来中国、日本两国GDP发展的走势,从比较的角度,写两条结论性的语句。(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15分)
叶莲卡
——献给德·奥斯特罗夫
[苏联] 叶·明
这是战争的最后一年。我们的部队驻扎在国境线上,离莫斯科很远。
傍晚,我回营房去。我疲倦极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堆积在我的心头。
“让这一切都赶快结束,赶快回到家乡才好。”我思忖着。
在庭院里,一位小女孩迎面向我走来,她身材纤细,梳着两条淡褐色的发辫。
“你好,叔叔。”她说的是陌生的语言,但听起来与俄语很相近。
“你好,小妹妹。”我回答说。
我们走到操场边,坐在一条板凳上。操场上铺着光滑平整的白色石块。黄昏时分,又凉爽,又寂静。山脚下,湖水好像蜷缩成一团,静静地睡着了。
“你叫什么名字呀?”我热情地和这位新交攀谈起来。
“叶莲卡。”她慢条斯理地说起来,同时用十分明亮而又极其严肃的双眼注视着我。
“你几岁啦?”
“六岁半了。你几岁呀?”
“我呀,你看有几岁?”叶莲卡犹疑了片刻,然后很自信地说:“大概,有十六岁吧。”可爱的叶莲卡,这也许是她能数到的最大的数字。我不愿意让她失望,用肯定的口吻回答她:“你说对了。”我们坐在那儿,默不作声。叶莲卡仔细地打量别在我制服上的奖章,并忧伤地轻声说道:“都发黑了。你不常擦它吗?”
“不擦。”
“可以用牙膏擦,也可以用砖灰擦。”
“是的,可以。”我同意她说的话。
我们又默不做声了。“叔叔,你讲个故事给我听好吗?”她要求我。
“从前,有个国王,”我开始讲了,“他很老了,同时,又很凶残。”
“像希特勒一样吗?”
“比希特勒还要凶残。”我一边讲,一边做出凶狠的表情。
“没有比他更凶残的了,”叶莲卡提出抗议,“他是最凶残的人,就是这个希特勒,他把我们都赶出家园,还把我们的爸爸给偷走了。”
叶莲卡不说话了。后来,又悄悄地对我耳语,好像是有什么秘密要跟我讲。
“以前,爸爸还常给我们写信,可现在不写了。是不是他忘了我们的地址了?”
“大概是忘了。”我随声附和道。
我们重又沉默起来。我在痛苦地思索,怎样才能排解叶莲卡这些悲伤的思念,但始终找不到话题。我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说话了。
最后,我问她:“告诉我,叶莲卡,你长大以后想做个什么人?”
她又用十分明亮而又极其严肃的双眼望着我:“叔叔,我要像妈妈那样,长大做个寡妇。”
她说出这个奇怪的字眼之后,自己也笑了。也许,在她看来,寡妇——这是个职业,就像司机,或者看院子的人一样。
我望着叶莲卡,望着她瘦削的双肩,望着她那像溪水一样在背上流淌的明亮的发辫,对自己刚才那瞬间的疲乏,感到无地自容了。
(选自《世界经典微型小说》)
1.在文中的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感到无地自容”?请联系全文,谈谈理由。(4分)
2.小姑娘叶莲卡的妈妈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但其形象清晰可感,请联系作品,简要分析叶莲卡的妈妈这个形象。(5分)
3.文中设置讲故事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