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李白                                杜甫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

1.这两首诗都写登岳阳楼,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

                                                                                                                                                

2.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1.李诗是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诗人所表达的是快乐、喜悦的感情。大雁高飞,带走了我心中的忧愁和苦闷,好月出山,仿佛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大雁多情,君山有意,愁去喜来,令诗人喜出望外。杜甫晚年漂泊荆湘一带,登岳阳楼而作此诗,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漂泊流离、凄凉落寞的感情。没有亲朋的援助,既“老”且“病”,心中无限辛酸,眼望万里关山,天下动荡不安,诗人不禁声泪俱下,悲愤满腔。(4分。思想感情2分,简要分析2分) 2.李诗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人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杜诗首联运用对比手法,抒写人世沧桑的感慨。此联叙事,看似平常,却有深意。诗人年轻时,国家昌盛,久闻洞庭大名,心向往却未能一游,十分遗憾。而今,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已到暮年,此时登楼,不禁感慨万千。(4分。表现手法2分,简要常析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专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后乃纵遣之。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之,至适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丸,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

                                    (《三国志•魏书十一》略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自出祖而遣之           祖:祭路神,引申为送别,饯行      

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       趣:通“趋”

C.购求获畴                 购:讲和

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强行改变

2.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为正义,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 ②三府并辟,皆不就。        

③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 ④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

⑤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⑥踌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的确不辱使命。

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寿命不会太长了。

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置,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

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力量报他欲报之仇。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3分)      

译文:                                                                           

⑵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4分)

译文:                                                                            

(3)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闯关东”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的历史,是悲怆而有力量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牟岱介绍说,“闯关东”是向东北移民阶段性的代名词,并不是移民史的全部。历史上,东北大地曾出现过五次较大的移民潮: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

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张士尊教授介绍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东北大部分人口迁往京畿地区,这次大移民史称“从龙入关”。东北大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为此,清廷要求各地官署劝农开垦。1653年(顺治十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1688年(康熙七年),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人口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于是废止了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尽管如此,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以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河南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以后一直被世人所沿用。

由于俄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清朝所辖东北地区陷入边疆危机。迫使清廷改变封禁政策,鼓励移民实边放垦,以充实、巩固边疆。由是,移民规模越来越大。

清朝末年,经过近300年的移民活动,东北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历史上的东北大体可以分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随着移民的迁入,各个经济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且逐渐向北延伸,直至扩展到延边地区。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农产品输出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交通运输的发达,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兴起。

“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牟岱谈到东北移民文化时这样说,移民潮的涌入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而且创造了东北文化的灵魂——东北特有的“创业文化”。辽宁文化作为东北文化的一部分,就具有“创业文化”的优良特征。比如: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以及由此形成的秩序。牟岱还把“闯关东精神”概括为敢于同艰苦磨难进行抗争的拼搏精神,敢于同人生命运进行抗争的进取精神,扶贫济困、宽厚待人、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

1.下列说法中对“闯关东”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闯关东”是对向东北移民的全部历史过程的概括,历史上曾出现过五次: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

B.之所以称作“闯关东”,是因为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农民向东北移民的活动是迫于生计、不顾旗人利益,不顾清廷的封禁政策而私自进行的。

C.“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这段历史悲怆有力,也促进了东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D.“闯关东”的人中有一部分是清初“从龙入关”的人,他们到东北后巩固、充实了边疆。

2.对“‘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移民的迁入不仅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也铸就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创业文化”,形成了一种“闯关东精神”。

B.“闯关东”使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输出区,扩大了农业经济区范围。

C.“闯关东”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的社会结构与功能。

D.东北移民将中原文化与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东北文化的灵魂——创业文化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清朝在1653年,即康熙年间曾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民众到东北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B.由于东北是清朝的兴起地,故被称为“龙兴之地”而受保护,直到俄国入侵时,清廷才为巩固边疆而实行开放政策。

C.辽宁文化具有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等优良特征,而这也是东北“创业文化”的一部分。

D.在历史上,东北地区被严格地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上帝召开了一次会议,了解他自从赐给鸟儿翅膀后,鸟儿是怎么使用的。

    鹰说:“我用我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腿在地上奔跑,翅膀对我毫无用处,它成为我沉重的负担。”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让我能像鱼一样在海洋自由来往。”这时,上帝发现会场里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什么?”人说:“你虽然没有赐予我翅膀,我却可以作灵魂的飞翔,可以达到脚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和修辞手法与画线句相同,语意连贯。(6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片缀满奇珍的天空,能展现我们创造的激情;又是一泓漫溢的春水,能滋养我们瑰丽的生命。同时,                             

                               。

 

查看答案

在空白处填写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连接紧密,语意完整。(4分)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缺乏本色和自然,而“伪君子”则          ①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     ②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     ③      ;东施没有心病,     ④     ,只能引人嗤笑和嫌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