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每小题3分)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每小题3分)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昵?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选自王蒙《〈红楼梦〉启示录》)

1.以下与“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一语相吻合的一项是(  )(3分)

A.有些朴素的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的思想

B.有些朴素的真寓于假、假寓于真的思想

C.用传统的形式表达变通的内容

D.用浪漫的手法表达写实的内容

2.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一句中“写实”在文中指的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

B.既在厚重中显出轻灵,在写实中不失之于拙,又在执着中显出超脱,梦幻中不失之于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C.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需要是荒诞性与梦幻性应运而生的原因之一。

D.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

3.第五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这段文字选自《红楼启示录》,从节选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1.D 2.D 3.作用①给作者留下了创作的自由;②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欣赏的自由。 启示:写实的小说与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二者应该结合起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答题。(6分)

1)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认为羿擅长射箭,奡擅长水战,但都      ;禹和稷亲自种庄稼,他们都      。孔子对南宫适的赞美体现了儒家        的思想。(3分)

 

2)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曾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可是以上选文孔子又否定了子贡和子路关于管仲非仁者的疑问,这不是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

2)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写道:宝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鹃回去,倒故意作出佯狂之态。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心安神定,因向紫鹃笑道:“都是你闹的,还得你来治。也没见我们这位呆爷,‘听见风儿就是雨’,往后怎么好!”此中。“都是你闹的”指什么事,请简述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建造豪华的大观园。元妃元宵节归省,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元妃游了园子,筵宴上还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之后再通宵听了几出戏,凌晨就回宫中了。

B.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因祖上曾和王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周瑞家的的引荐下,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这时贾蓉奉父命来凤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刘姥姥看到了凤姐的威严和气派,听了凤姐说到家事的难处,最后得了二十两银子满意而去。

C.贾妃回宫,荣宁二府人人力倦各各神疲,众人多正休整。宝玉在东府看戏无聊,与茗烟偷溜出府到晴雯家中玩,受到礼遇。晴雯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并规劝宝玉。

D.宝钗生日会上,吃酒看戏,凤姐说贾母喜爱的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大家都猜到了,都笑着,黛玉不吭声,湘云说这个人就是宝钗,宝玉也跟着呼应,结果惹得黛玉不高兴。

E.黛玉因记挂着宝玉被父亲叫去,晚上来怡红院看望。由于晴雯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这不禁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又听得宝玉、宝钗笑语之声,越发动了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甲)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乙)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扬作雨声。

[注]朝元阁:唐朝宫殿。长扬:指长扬宫,汉代宫殿。

1)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他们都属于       诗。(1分)

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       ,讽刺了             ;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

      的感慨。(3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骊山图景。

B.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C.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0分)

蚊对

方孝孺(明)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本文有删节)

[注]①翣(shà):扇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蹴童子              蹴:踢

B.今人乃自贵其贵        贵:以……为贵

C.而尤天之太固也      尤:怨恨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    陵:超越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3分)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