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8~11题(15分) 贾奉雉,平凉人。才名冠世,而试辄不...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8~11题(15分)

贾奉雉,平凉人。才名冠世,而试辄不售。

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姓郎,风格飘洒,谈言微中。因邀俱归,出课艺就正。郎读之,不甚称许,曰:“足下文,小试取第一则有余,大场取榜尾亦不足。”贾曰:“奈何?”郎曰:“天下事,仰而跂之则难,俯而就之甚易,此何须鄙人言哉!”遂指一二人、一二篇以为标准,大率贾所鄙弃而不屑道者。贾笑曰:“学者立言,贵乎不朽,即味列八珍,当使天下不以为泰耳。如此猎取功名,虽登台阁,犹为贱也。”郎曰:“不然。文章虽美,贱则弗传。君将抱卷以终也则已;不然,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贾终默然不应。

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又三年,场期将近,郎忽至,相见甚欢。出拟题七使贾作文。越日,索文而阅,不以为可,又令复作;作已,又訾之。贾戏于落卷中,集其葛茸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示之。郎喜曰:“得之矣!”因使熟记,坚嘱勿忘。贾笑曰:“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郎坐案头,强令自诵一遍;因使袒背,以笔写符而去,曰:“只此已足,可以束阁群书矣。”验其符,濯之不下,深入肌理。

入场七题无一遗者。回思诸作,茫不记忆,惟戏缀之文,历历在心。然把笔终以为羞;欲少窜易,而颠倒苦思,更不能复易一字。日已西坠,直录而出。郎候之已久,问:“何暮也?”贾以实告,即求拭符;视之已漫灭矣。回忆场中文,浑如隔世,大奇之,遂约明日过其寓。贾曰:“诺。”郎去,贾复取文自阅,大非本怀,怏怏自失,不复访郎。

榜发,竟中经魁。复阅旧稿,汗透重衣,自言曰:“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矣!”正惭怍间,郎忽至曰:“求中即中矣,何其闷也?”曰:“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郎曰:“此论亦高,但恐不能耳。若果能,仆引见一人,长生可得,并千载之名,亦不足恋,况傥来之富贵乎!”贾悦,留与共宿,曰:“容某思之。”天明,谓郎曰:“吾志决矣!”不告妻子,飘然遂去。

                                           选自(《聊斋志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才名冠世,而试辄不售                    售:考取

B.因邀俱归,出课艺就正                  就正:请求指正

C.只此已足,可以束阁群书矣                束:结束

D.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              适:刚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越日,索文而阅                          以笔写符而去

B.学者立言,贵乎不朽,                    况傥来之富贵乎!

C.因邀俱归,出课艺就正                    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

D.君将抱卷以终也则已                      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矣!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平凉才子贾奉雉,才名冠世,但是屡试不中,他百思不得其解。郎生为他指点迷津,但贾奉雉不愿苟且猎取功名。

B. 贾奉雉科场失意,在郎生的指点与帮助下,熟读、背诵了一些拼凑连缀的拙劣文章入场应试,结果高中。

C. 贾奉雉再读自己考场中的试卷,羞愧得汗流浃背,觉得无颜再见妻儿,于是飘然遂去,遁迹山林。

D.本文通过贾奉雉科考之事,讽刺了那些不辨文章优劣的科场考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黑暗。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6分)

(1)大率贾所鄙弃而不屑道者(3分)

 

(2)大奇之,遂约明日过其寓。(3分)

 

1.C 2.A 3.C 4.(1)大抵(大多)都是贾奉雉最看不起而不屑一提的。 (2)贾奉雉对此感到十分惊奇,于是约郎生第二天到他家里。 【解析】 1.束,捆 2.A.连词,表承接 ; B.介词,相当于“于”/疑问语气词 ;  C.连词,于是/连词,因为 ;  D.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介词,凭,凭借。 3.原文是“真无颜出见同人”。“同人”是志趣相同的人,不是妻儿。 4.(1)“大率 ”1分,“不屑道”1分,文意1分。 (2)“奇”为意动用法,1分,“明日”1分,“过”1分,译成“到……”“拜访”“探望”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5~7题(9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见:拜见,谒见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C.固而近于费                          固:顽固

D.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B.何以伐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且在邦域之中矣                      且尔言过矣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是社稷之臣也

C.何为其然也                    D.蚓无爪牙之利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黄河和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因此,有人说,在中国要找一个最值得一去的地方,那必然是三峡。

①就美的密集度和对中国人影响的强烈度而言

②三峡是独一无二的

③如果说黄河催生了中国人政治、道德、经济等意识的话

④如果进一步问,长江上哪一部分贡献最大,无疑是三峡

⑤那么长江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为中国人提供美的意象,塑造其审美意识方面贡献巨大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新版电视剧《西游记》对人物进行了大胆改写,对白骨精塑造得颇有浪漫色彩,与原著相去甚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争议。

B.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乘专机赴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在俄罗斯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的机场坠毁,卡钦斯基遇难身亡。

C.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于5月27日来到上海,他认为不仅上海世博会是一个盛大的博览会,更是东西方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

D.D.5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与软银集团控股的“雅虎日本”对外宣布,由双方共同架设的首个中日网购平台预计在6月初上线。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4月30日晚,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隆重举行,众多嘉宾趋之若骛,各国媒体竞相转播,全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了世博历史上这一重要时刻。

B.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力压对手,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真是大快人心。

C.周作人的《五十自寿诗》发表以后,招致许多批评攻击,唯独鲁迅有持平之论,周作人晚年难得地对此表示了感激。

D.中国羽毛球女队“尤伯杯”七连冠梦碎后,主帅李永波的脸色相当难看,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悭吝/铿锵        缔造/谛听        浑身解数/不求甚解

B.隔阂/弹劾        阡陌/忏悔        好逸恶劳/惩恶劝善

C.糟粕/气魄        逡巡/唆使        强词夺理/强取豪夺 

D.嗔怪/缜密        呵护/苛求        三年五载/载歌载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