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陈奂生进了一趟县城,他的身份就显著提高了,村上的人...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陈奂生进了一趟县城,他的身份就显著提高了,村上的人不但要听他讲,连村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

B.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具体的某种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因此某些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对此提出质疑。

C.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我们起草了我市的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草案,并将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形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我们要大力推广。

 

C 【解析】A.关联词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应改为“不但村上的人”B.语序不当。“某种”应放在“具体”之前。另外,“对此提出质疑”属于成分赘余,删去“提出”或将“质疑”改为“疑问”。 D.成分残缺,前一分句缺中心词“的做法(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工程质量不过关,更兼近期暴雨连连,广州某知名楼盘建筑工地的一段围墙轰然倒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B.在全国足球甲A联赛青京之战中,北京队因邵佳一的一个精彩远射而领先上半时,但又因他的冲动与紧张而在下半时被裁判判罚了点球,从而使北京队即将到手的今年第一个客场胜利成为平局,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他的表现再也合适不过了。

C.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家外资公司员工的收入已大为减少,生活水平大不如前,但此时公司还要大量裁员,这种做法无异于釜底抽薪,雪上加霜。

D.“南方大厦”对于上了年纪的广州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它曾是中南五省中最大型、最全面的综合百货商场,过去还流传过“不到南方大厦就等于不到广州”的说法。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悭(qiān)吝悲怆(chuànɡ)惘(wǎnɡ)然面面相觑(xū)

B.犄(jī)角蹩(bì)进黯(àn)然相形见绌(chù)

C.瘐(yú)毙搭赸(shàn)惶遽(suì)倏(shū)来倏去

D.巉(chán)岩悚(sǒnɡ)然水獭(tǎ)无语凝噎(yē)

 

查看答案

请以“幸福的支撑”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便胜却人间无数。                ,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3)彩舟云淡,           ,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

(4)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花卉)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作者)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下面各项是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    )

A.文中所说的“趣味”是指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B.中国咏花诗词反映人生,但它是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直接表现的。

C.表现主观感情的创作是欣赏自然的活动,不过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

D.“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属于“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花卉)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E.因为创作中“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规律,故而我们欣赏那些状景诗词时,较容易得到美的享受,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F.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2.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舍其形而摹其神的《霜天晓角》“脉脉花蔬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D.戴叔伦的“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3.本文作者把中国咏花诗词大致分成两类,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两类诗词的特点,并依据文意简要说明读者在欣赏这两类诗词时的不同方法。(5分)

4.下面两句写花的诗词分别属于文中所说的哪一种创作层次,请简要分析。(4分)

(1)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杨显志《临江驿潇湘秋雨杂剧》(2分)

(2)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