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问题。(22分) (一)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问题。(22分)

(一)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1.画线的短句表达了作者___        ___的感情;试将其改为较长的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3分)

 

2.说段政府镇压学生是“罗网”,是有预谋的,主要理由可以从本段文字中找出三条:(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思想是一种需要

杨海文

一个根本不会思想的人是幸福的,不过,这种幸福是植物人一样的幸福。一个从来就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悲哀的,因为他的心灵总是被别人奴役着。只有会思想、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使得我们的心灵不断丰盈,使得我们的意志不断坚强,使是我们的人生不断成熟,——思想使我们的思想变得崇高起来。只要我们真实地活着,思想就是我们享受生命之轻的一种需要。

虽然我们都能思想,但并不是说我们都是思想家。真正的思想一定卓尔不群,真正的思想家都是受难者。因为鄙视明哲保身的“智慧”,因为鄙视过河拆桥的“精明”,真正的思想家在生活中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误解和非议。忽视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是对这个思想家的侮辱。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然而,除了误解和非议,难道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就不能拒绝布鲁诺式的殉难?

工于算计的人会把思想变成商品,他们也摇身一变成了思想家。他们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但他们关心的不是思想,而是以思想家自居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他们就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那群巴黎人:“有本领把最高贵的思想变成舞文弄墨的玩意儿,把人类最壮烈的热情缩减到跟时兴的领带的作用一样。”

思想是一种美丽的享受,但无时无刻在炮制思想的人是自讨苦吃。思想着绝对不是胡思乱想,一个真正的思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只有在不断咀嚼和品味中,方能展现思想的无穷魅力,——只有在实践中咀嚼,只有在苦难中品味。离开了汗水和泪水,任何思想都是虚假的。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当思想的勇气产生于存在的命令之后,命运的语言将会成熟。”“思想”到什么程度,是因为“实践”到什么程度。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从来不会兜售无所不能的思想,在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中,没有思想神话。思想有自己无法逾越的边界。在“思想”这个词里,积淀了数不清的愉悦与悲伤,一个人的,一个民族的,以及整个人类的。也正是由于经受不住这份诱惑,我们开始了一生的思想。

(选自《随笔》2003年第5期)

 

3.“思想使我们变得崇高起来”具体是指                                       

(不超过15个字)(3分)

 

4.“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是因为                           

                                                 (不超过45个字)(4分)

 

5.“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指的是                                        

                                                     (不超过20个字);(3分)

“没有思想神话”重在强调                                                  

                                                      (不超过30个字)(3分)

 

1.极度悲愤;尽管我没有亲见,但我听说刘和珍君她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2.①“从背部入”可见学生已撤退,却还要开枪,纯属暗算;②“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指挥;③“猛击两棍”,足见非置学生于死地而后快不可,实在是“虐杀”。 3.使心灵丰富,使意志坚强,使人生成熟。 4.真正的思想家因为鄙视所谓的“智慧”和“精明”,他的思想显得卓尔不群,与众不同。 5.经过人类社会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历史;思想具有客观基础,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任意夸大思想的作用。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5分)

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秦风·无衣》)

日月忽其不淹兮,                  。(《离骚》)

贺卿得高迁,                  ,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食野之苹。(《短歌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8分)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陶诗中 “羁鸟”“池鱼”比喻_______        _________;“恋旧林”“思故渊”比喻______________              __。

2.请分析陶诗与马致远的小令在写景上的异同。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1分)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2.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1分)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马之千里者

3.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4.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1分)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二)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

 

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1分)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 “ 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 皆曰: “ 诺。 ” 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 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明史•陶鲁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荫授新会丞    荫:私下,暗地。

B、缮甲兵        缮:修补,整治。

C、羽书狎至      狎:交替,轮番。

D、审敌可乘      审:审查,弄明。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3分)

   ① 不早备且陷   ② 乃筑堡砦   ③ 建郭掘壕   ④ 为亭其中

   ⑤ 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 潜师出城   ⑦ 化之为先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③④⑦    D、⑤⑥⑦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武艺,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9分)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数着一丝一丝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2分)

   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

   甲(    )   乙(    )   丙(    )   丁(    )

2.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2分)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3分)

4.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是因为(     )(2分)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查看答案

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的逻辑,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下列序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说在德国授课,政府也规定一律使用德语。

    ②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逆转的趋势。

    ③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

    ④长期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马卢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时,开始时应我们学生的要求打算用英语演讲。

    ⑤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话言呢?

    ⑥但法国大使馆坚持要他使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

    ⑦使用本民族语言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而且应受到本国国家法律和机构的强制性保护。

    A.②④⑦①④⑥③       B.⑤①③④⑥②⑦

    C.⑤②⑦④⑥①③       D.②⑤④⑥①③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