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大 树 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


大   树
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动——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清楚。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⑸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⑹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⑺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旱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么大的道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⑻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声势造就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义。
⑼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这件事我也在《和田行吟》一文中描述过。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味儿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⑽但是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在天山南麓温暖干燥的农村,白杨是路边、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树,它绿叶飒飒直耸高天。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这些适应了温暖干燥气候的白杨遭受了打击。有些已经非常粗壮高大的白杨被生生从中间冻出一条裂缝,裂缝一指宽,从树这边透过裂缝可以一眼看到那边的农田。
⑾还有一年八月北疆下大雨,下着下着,变成了大雪。大雪里饱含水汽,落在仍然枝叶翠绿茂密的树上,积成很厚、很重的银冠。第二天阳光一照,十分奇丽壮观。但是不少树承受不了了,枝丫被压得劈开。银雪、绿叶之下,被劈折后露出的白生生的枝丫的内质,望过去就像人的白骨被折断后的模样,一样的惊心动魄。树无声,可是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它的疼痛。
⑿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寻常,一看就知道,是具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就只有这些了。
⒀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雄姿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觉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⒁看来我们对它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1. 文中第4段中说“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作者为什么这样讲?请分点回答。
(6分)
                                                                           
                                                                          
2.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地方的树?又用这些树说明了哪些观点或见解?请分点回答。(6分)
                                                                          
                                                                          
3.文章开头就说大树“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 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阅读了这一篇文章,你觉得大树的哪些东西值得你学习?(4分)
                                                                           
                                                                           
4.这篇散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哪些好处?请分点回答。(4分)
                                                                          
                                                                          

 

1.①树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却从未向人们索取什么。 (2分) ②树用不着人养,在大自然中活得好好的。 (2分) ③树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2分) 2.(1)①十三陵的松柏;②墨玉县的梧桐树王;③和田的天花果王;④南疆冻裂的白杨;⑤北疆被雪压劈折的树;⑥哈密的“左公柳”。(3分) (2)①用松柏、梧桐树王,无花果王说明它们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1分) ②用南疆、北疆的树说明树也有各种苦难。(1分) ③用“左公柳”说明树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是通神通灵的生物。(1分) 3.①向人们奉献全部却从不索取;②静而不言,心里什么都清楚;③从不捕杀掠夺;④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和谐相处;⑤遭受苦难却能坚忍不拔……(回答4点即可得4分) 4.主要运用了拟人(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1分) 好处:①这样写使树有了人格和品质,突出了树的精神,使主旨更深刻。(1分) ②引发人们联想,想象,文字新颖,生动,感人。(1分)③更便于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1)______________,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______。(司马迁《廉蔺列传》)
(3)__________________,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然我__________________,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司马迁《鲁周公世家》)
(6)夫_______________,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司马迁《高祖本纪》)
(7)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管仲列传》)

 

查看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魏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太史公曰: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选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薄:瞧不起

B.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尚:奉承

C.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破:揭穿

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坐:因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3分)

A.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B.君因谓武侯曰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C.然行之于楚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以刻暴少恩亡其躯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起利欲熏心,热切追求功名,为谋求担任鲁将而率兵击齐,竟不择手段,杀死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

B.吴起为将,与士兵同甘共苦,关心士兵,甚至亲自为生了毒疮的士兵吸吮脓液,因而士兵甘为其用,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C.吴起在魏为将时,遭魏相忌恨,魏相用仆人计策,在武侯面前进谗言,然后又让公主当面斥责吴起,吴起于是离魏而入楚。

D.司马迁记载了吴起为将为相时的功绩,表现了吴起的政治与军事才干,同时不隐其恶,也展现了他狠毒暴戾、不施仁德的一面。

4.翻译下列句子:(9分)
(1)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3分)

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担任王甚任之重用
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流放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不听

B.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杀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影响
厚币委质事楚贿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保留

C.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参与政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侮辱
沛幸得复,丰未复免除赋税徭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容貌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抢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依恃

君子固穷                本来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依然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3分)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
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    

A.废物昏蛋孱头

B.孱头废物昏蛋

C.昏蛋孱头废物

D.孱头昏蛋废物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震撼气概凑合迫不及待

B.安装沉缅喝彩饮鸩止渴

C.即使怄气养份百尺竿头

D.提纲度假克服 独挡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