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静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音乐.也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静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音乐.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晴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理想,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

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愤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着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己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间巷烟火的不易。弟方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眼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的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我的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的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的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他走后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1.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分)

                                                                              

2.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4分)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3.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5分)

                                                                               

4.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

                                                                              

 

5.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的成长感悟。(4分)

(1)                                                                          

(2)                                                                           

 

1.为后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2.(1)“拍拍”表示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 (2)“喝令”:以强硬的的方式表现了父亲对弟弟的疼爱的心理。 (3)“挺直”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了父亲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3.弟弟终于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由他无法设计的。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著、坚韧。 4.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和看法。 5.答案示例:1、成长就是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2、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解析】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构思。 这样的题目最好的方法是运用结构层次分析法,对全文作出解剖。这种方法对分析小说作品尤其重要。只有把情节一一分开,才能看到各个情节(部分层次)之间的关系。因为后文的情节是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所以这里如此写就是为后面做铺垫的。这样既可以使情节波澜起伏,又能起到衬托的作用。 2.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知识。 这要求考生必须认真阅读全文,然后才能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在弟弟执著面对生活艰难时,父亲“拍拍”他的肩膀,自然是鼓励、信任;此时“喝令”他收下自己的积蓄,自然武断之下暗含着疼爱;父亲“挺直脊背,走出大门”自然又是决心与儿子同患难的体现。理解了这些,此题便不难答出。 3.此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 此题是对小说伏笔的考查。小说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往往处处设伏,最后让人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答案中提供的几处伏笔就是典型的例子。随着弟弟的年龄增长,父子理解必然加深,那些描写认识变化的句子,即是句子答案。 4.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写法和作用两个方面,应注意审题。写法无非就是说表达技巧(包括修辞);句子作用当然不外乎三种:统领下文、过渡、总结上文。此题中涉及的几句都在文章中间,自然属于过渡性语句。第3步相对较难答出,但“随风化为流水”“如静海深流”暗含了作者的评价、看法,不容置疑。 5.此题考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则开放型试题。但应注意审题。要从“成长感悟”方面作答,切忌从父亲的角度作答。诸如下列回答也应算正确:年轻时往往不知深浅、异想天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了解的深入,会渐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抻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书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作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概括。中国另一种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体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体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1.下面对中田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调生活艺术化         B.强调心中之山水

C.强调艺术模仿自然       D.强调主体之外的自然

2.下面对文章引甩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

B.说明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

C.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

D.说明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强调园林队绘画的仿效

3.联系上下文,解释是“卧游”的内涵。(3分)

                                                                                 

 

4.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3分)

                                                                                  

 

查看答案

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15分)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 “会发光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在”太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查看答案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大多数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