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连,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郁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

B.“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

C.“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伏笔。

D.“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满。

E.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

 

2.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结合小说加以概括。(6分)

答:                                                                  

                                                                      

4.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答:                                                                   

                                                                           

 

1.BD 2.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 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 3.①人品好,画艺高。“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去掉暗记而又不着痕迹,与石丁的笔墨如出一辙。 ②正直,坦诚。“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③大度,无私。面对石丁的不信任,胡笛没有抱怨,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消除隔阂,扭转局面。 4.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首先,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因而讲诚信者、坦诚诗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4分)其次,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他性格犟直(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才敢改掉别人画中的暗记。(4分)(答“不合理”,如能从主题、情节、人物性格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也可评分高)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分)

 

(2)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分)

 

(3)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8—9题。(11分)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①芰(jì)水生植物,夏天开白花。

 

 

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一个“凉”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通“擒”)。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棋峙,财狼闚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煽动山贼,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

(选自《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1.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之纲纪门户     朝廷    B.宿恶荡除       保留的

C.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  诽谤    D.但务北进,未嫌于我  嫌弃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6ec8aac122bd4f6e①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①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

②而吾以捕蛇独存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①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       ①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孙权知人善任是陆逊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B.吕蒙在陆逊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C.关羽并不清楚吕蒙、陆逊的计策和谋略。

D.吕蒙并不十分同意陆逊对关羽的分析,希望陆逊不要急于求成。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5分)

 

 

(2)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段时间,又有学者提议要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观者议论纷纭,无非说“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因为我们放弃了以“四书”为表征的儒教文化的伦理资源,所以面临着道德“脱序的危险”。因此,应该把“四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此论之谬,不待多言。如果此论成立的话,那么包括西方历史上众多最伟大人物在内的人类,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都没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

说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实质上是说当前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任何公民本来就应当受到其约束的基本原则,而奉行目的至上、不择手段的道德观念。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一个社会要形成某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不外乎以下三种途径:一是统一于某一宗教,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教道德系统;二是统一于某种意识形态,比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三是统一于宪政民主精神,比如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对宪政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第一种途径主要诉诸人类共有的宗教感,因而比较深刻持久;第二种途径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第三种途径则借由公共理性,因而能稳定持久。

由于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类似于欧洲基督教那样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而且在社会不断趋向平等化、民主化的时代,建立新宗教的一切企图,不但要被人视为邪恶的,而且要被人视为是荒谬的和不合理的,因而第一条途径是不可能在中国走通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德因其内在的专制主义缺陷,在其实现自身必要的现代性转化之前,既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它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大厦。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多元主义特征,决定了前两种途径在合法性上存在着极大的疑问。因此,不断推进民主进程,逐步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框架,以民主精神感化国人灵魂,促进现代文明的那些基本原则牢牢扎根于国人的心灵深处,就成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包括提倡儒家在内的任何药方,即使不是无用的或有害的,也至多只能算是治标之术。

 

1.对“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不读“四书”,因而对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道德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

B.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基本原则本来是任何公民都应当严格遵守的。

C.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奉行的是一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道德观念。

D.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水平普遍下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但是他们同样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B.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教道德系统合而为一,主要诉诸人类共有的宗教感,因而深刻持久。

C.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对宪政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从而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

D.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就受到统治者的支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不仅每一个人要读,全世界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也都要读。

B.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所以有学者提议重读“四书”,从中寻找救治“道德脱序”的良方。

C.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因而要在今天的中国通过一种宗教来形成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是不可能的。

D.要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有建立民主制度,加强民主思想教育,让民主的精神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