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写一句话做出结论。(不超过30个字)(4分)
自去年哥本哈根峰会召开后,“低碳”一词便活跃在媒体上。
“低碳”一词是否准确地表达了其所承载的含义?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虽然“低碳”已经成为中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代名词,但是其实质是强调通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达到节能减排效果。“低碳”的英文是Low carbon,其中“碳”的元素符号是“C”;而“低二氧化碳”的英文是Low carbon dioxide,其中“二氧化碳”的分子式是“CO2”。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人们消费选择的拓宽,黄金周开始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向其他行业广泛延伸,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从假日消费中分得“黄金”。 |
B.诚信教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
C.玉树地震发生后,由105名成员组成的新疆医疗队刚刚到达,就投身到立即救治灾区伤员工作中,再次谱写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动人篇章。 |
D.在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低收入家庭,并且从政策制定的高度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伛偻/佝偻孱弱/孱头下载/一年半载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
B.扎针/驻扎胸脯/果脯标识/远见卓识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
C.挣揣/揣摩占卜/占据粮囤/囤积居奇颠三倒四/排山倒海 |
D.靡费/靡丽复辟/辟谣渐染/防微杜渐是非曲折/曲意逢迎 |
作文: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遭遇到例如关爱、珍惜、感恩等许许多多美好的情愫。它无须轰轰烈烈,也不必惊天动地,却是总是在不经意之中触摸到你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这种让我们突然间泪流满面的力量被称作“感动”。它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
注意: 1. 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诗歌鉴赏(共15分)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4分)
答:
2.请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妙在何处。(4分)
答:
小铜匠
“我要。”
“我也要。”
“我来分。”小三要过月饼,一下掰成两半,左手那块大,右手那块小。大哥二哥不满地嚷嚷,不行不行。小三张开大嘴,狠狠地咬一口大的,有滋有味吃起来。大哥二哥一瞪眼珠,一把抢过月饼,也有滋有味吃起来,“让你分,一会都进你的嘴了!”小三嘿嘿地笑出声来。
小三患过小儿麻痹症,左腿瘦一圈,也短一截,一走路颠簸得厉害。小三脑子却灵,上课遇到难题,别的小伙伴皱眉头挠脑袋没人举手,惟独小三高高地举着小手,似面鲜艳的小红旗。一考试,别的孩子蔫头耷脑像着霜的茄子,小三却常常兴高采烈地捧“双百”。老师惋惜地说∶“要不得这病,怕是一棵栋梁之材哩!”爹娘听后流下泪,左一声右一声地叹。小三却挺着胸脯安慰娘∶“我能行!”
小三读到五年级,动起心思,不想念啦!爹娘问他,小三说要和二叔学手艺。小三的远房二叔是个铜匠,年年都来看哥嫂,大包小包地拎,临走时,还要给哥嫂扔下个三十二十的。小三要学手艺,要挣钱。爹娘想想小三一个残疾人,也就点了头。
小三心灵手巧,两年下来,就把手艺学到了手。做那个烟袋锅,上面雕龙塑凤,有花有草的,三乡五里的大爷叔叔们人人买一个,成天叼在嘴里,或在手里把玩,稀罕得像得个宝。供不应求,许多人就提前定货。小三先五块,后五十,可还有人买。原料紧张。小三家小园里种满了窝瓜、角瓜、黄瓜等稀罕物,那时离村不远的蒙古营子,“文革”时期扒了庙,却没毁佛,许多铜佛都散落在个人手里。小三就赶着毛驴车,拉着园子里产的东西,开始换铜佛。蒙古牧民不会种这个,自己留铜佛也没什么用,就都换给了小三。小三一袋一袋地往回换,原料充足了,生意红红火火。
大哥二哥念高中,学费全是小三出。每次放假,大哥二哥就坐在小三的炉火旁,看小三熟练地往烟袋锅上绣花描云,眼中流露出艳羡的光。小三也很自得,心里说,念书能怎么,还不都是个穷学生。
十里八乡一宣传,小三就成了名人,有个姑娘看上了小三。起初家里不同意,说你一个健康的姑娘怎么找个残疾?姑娘说∶俺爱他这种有头脑的人。”
姑娘就和小三结了婚。婚后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小三一家喜得合不拢嘴。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啦,大哥二哥大学毕业在城里安了家,日子却都过得紧巴。小三更暗暗地陶醉在自己的选择中,有事没事地让儿子学两手。
小三存几个钱,那年春节领着媳妇儿子和爹娘一同到城里过年,小三对大哥二哥说,钱不用你们掏,我出,关键要过出年的气氛。
大哥二哥也喜不自禁,活动排得满满的,除了吃喝,还安排到几个景点玩一玩。后来,就到了博物馆,小三看见了馆里的小铜佛,“扑哧” 一声笑,说这玩意还放这里做甚?旁边的保安“哼”一声,“那是文物,十万八万都是它。”
小三一下哑了声,脸色灰灰的。大哥二哥问他,他又说没事没事。
回乡后,儿子有事没事往小三身边凑,摆弄那把小锤子。小三一把夺过来,狠狠地说,“好好念书去,再动这玩艺,老子砸断你的腿。”儿子莫名其妙地溜进屋,不敢出来。
小三手里一个“佛”也没了,有的只是一堆落满灰尘的烟袋锅。
1.选出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后对比鲜明,情节多变,波澜起伏,让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B.虽然身体有缺陷,但心灵手巧的小铜匠却打拼出一片天地,作者意在提醒读者,“条条大道通罗马”,世间并非只有读书高。 |
C.小铜匠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创造了财富也赢得了爱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一面,但是他把铜佛做成烟袋锅却是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
D.“小三看见了馆里的小铜佛,‘扑哧’ 一声笑”,这是因为他觉得小铜佛只是做烟袋锅的原料,并且他曾一麻袋一麻袋地把这样的小铜佛运回家,现在它竟被摆在博物馆里,实在可笑。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看见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门路,小三更暗暗地陶醉在自己的选择中,有事没事地让儿子学两手”这句话怎样理解?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最后一段能不能删掉?为什么?请列出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