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比较下面两个招聘银行职员的广告,请说说其中反映出的中美两国在人才使用上的不同考量...

比较下面两个招聘银行职员的广告,请说说其中反映出的中美两国在人才使用上的不同考量。(不超过40个宇)(3分)

    美国:①高中毕业,有现金收付经验优先;②性格细心,注意细节;对人耐心、友好;③能够 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银行产品;④有很强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中国:①本科学历,英语四级以上,电脑二级以上;②身高1.60米以上,五官端正;③口头 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④附5寸生活照一张。     

              ▲                   ▲                  ▲                      

 

美国注重实际工作经验、能力和积极的态度,中国则看重文凭和外在形象。 【解析】3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西班牙文坛巨匠德利韦斯的作品忠实描述了他所生活的卡斯蒂利亚地区并对大自然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

    B.在宣布采取措施抑制引发公众不满的食品价格波动后,政府又面临着在不影响复苏的情况下抑制各经济部门不断加大的通胀压力。

    C.由于劳动力配置不当以及内陆地区实行鼓励创造就业机会的措施,引起了沿海地区某些行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D.据南京警方介绍,2010年,南京地铁百万人年均发案数仅为1.2起,跟全国其它城市的地铁相比,无论是发案总数还是百万人年均发案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微笑姐”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近20分钟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微笑,像雕像般一动不动,几千万电视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一赏心悦目的情形。

    B.在当今各地生源大战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一己私利,不顾当地教育发展的需要,目无全牛,把一些优秀学生介绍到了外地的学校。

    C.在20国集团峰会上,七个新兴国家凭着经济上的重大进步鼎足而立,成为构建多边经济新秩序的重要角色。

    D.在智利矿难中,33名智利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2个多月的井下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徘徊/低徊    桎梏/诰命    款识/博闻强识    勾心斗角/群雄角逐

  B.瑕疵/髭须    缄默/箴言    要塞/敷衍塞责    膘肥体壮/为人剽悍,

  C.狙击/诅咒    粗犷/旷达    矿脉/流水脉脉    满身铜臭/无声无臭

  D.色调/调和    木讷/呐喊    修禊/锲而不舍    水流浅浅/东渐于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欣赏,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欣赏,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气度;欣赏更是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我们可以欣赏别人,也可欣赏自己,还可以欣赏事物。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

    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准院士”为何沦落为“真流氓”

    备受关注的“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告破,某大学教授肖传国等人被抓获。据悉,肖传国认为方舟子学术“打假”使他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遂雇凶伤人。

    此案将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弊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肖传国将自己的“院士梦”破碎归咎于方舟子的“污蔑”,并在方舟子被打后一再声称自己被诬陷,怀疑方舟子“报假案”炒作自己。一个“准院士”,面对学术质疑且申报“院士”不成,不是躬身自省,而是雇凶伤人,斯文之扫地,学者道德操守之沦丧可见一斑。

    本来,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学术争鸣再正常不过,但时下很多学术争端,都有“君子动口又动手”的趋势——周老虎事件中,为一张照片真假,专家有人头担保之论;安阳曹操墓事件中,为一座坟墓真假,学者有“自我了断”之说。学术之争成了意气之争和争强斗狠,道德伦理安在?

    其次是学术的功利化。方舟子遇袭一事,与其说受伤的是方舟子,不如说“受伤”的是学术。本来,学术研究最需要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有一分成果说一分话,但结果呢?“成果”漫天飞舞,“成就”遍地皆是。但经方舟子这样秉持科学精神的人士一查,很多所谓的“成果”、“成就”,要么是泡沫化的自吹自擂,要么是瞒天过海的造假。这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就是学术浮躁和名利化的典型表现。    

    再者是学术机制的扭曲。此前的肖传国,已经集教授、博导、主任医师、973首席科学家等头衔于一身,头顶光环闪耀,但为何仍对“院士”头衔如此“孜孜以求”,以至于因方舟子质疑落选而勃然大怒、丧失理智?为何他不是通过完善“肖氏反射弧”理论来消除质疑.而是企图再添一个“院士”头衔来获取“江湖地位”?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话的学术界?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

    再者,假如没有方舟子的质疑,肖传国就极有可能当选。果真如此,我们的学术监管体系是不是形同虚设,以至于需要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谓国内科学界的“金字塔尖”,如果肖传国这样的学者能如愿以偿地当选,可以想象学术伦理将遭受怎样的腐蚀和毁坏。幸亏没有。

                                  (选自2010年9月23日《广州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方舟子遇袭不仅因为他学术“打假”,还因为他诬陷肖传国,并且“报假案”炒作自己。

B.学术浮躁和名利化造成了种种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

C.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使他在受到学术质疑时丧失理智,从而做出极端行为。

D.只有更多的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术伦理免遭侵害。

2.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方舟子遇袭案暴露出了学术界的哪些弊端。(6分)

                                                                              

3.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学术之争”?(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