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西望夏口, 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西望夏口,       ______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_____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___  ____     ,旌旗蔽空,_________      ,横槊赋诗,          ___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 ①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___________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____________,通过描述小说人物头脑中的意识流动的状况,来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②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著《史记》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⑴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2)弗吉尼亚•伍尔夫或者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归    唐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②花间合,孤城③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②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

(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答:

 

(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竹溪记  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与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薪:柴火    

B.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稿:枯槁

C.而能不溺乎其中                      溺:沉溺  

D.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妄:随意地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任光禄植竹原因的一组句子是                        (    )

①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②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③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                

④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⑤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          

⑥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

A.①⑤⑥                       B.②③⑤          说明: 6ec8aac122bd4f6e②③⑥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南人不但不认为竹可贵,还嘲笑京师人把他们当柴火用的竹子当成珍宝。

B.京师人与江南人都喜欢奇花异石,而产奇花异石地方的人看待这些奇花异石,跟江人看待竹子一样。

C.任光禄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去追风收集奇花异石,而是种植江南人都看不起的竹子。

D.全文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是对比,作者将江南人与京师人对比,将任光禄的嗜好与其他富贵者相对比。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

 

(2)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查看答案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吴门昆曲六百年

昆曲和京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吐字缓慢,亦说亦唱,乍一听是音乐,再一听,是戏剧。袁宏道的《虎丘》里面讲的就是昆曲。它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于是为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当然,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剧种,它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盛世出现的音乐戏曲,会这样哀怨婉约?

其实,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虽然如此,但它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如果说大众,那为何从古到今的昆曲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记得《虎丘》里面就有这样的描写,在“檀板丘集”,“歌喉相斗”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几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哪种戏曲也没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以看热闹的形式,事先云集一大堆的观众,最后终于以看门道的要求,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心而归。

这是昆曲一直雅化的结果,在本质上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观众。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自始至终,它都欢迎大众来参与。这么多年来昆曲一直逃不开雅化的趋势,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它不会放下架子,去庸俗地取悦观众,但是观众们却以听昆曲为荣。

虽是这样曲高和寡,但是仍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关注,来观赏。看不懂不要紧,看得不大懂也不要紧,艺术的目的是使人身心愉悦。

从南宋开始,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以休闲、优雅与和谐为主旋律的小国文化,声音中少了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多了些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在这样的国情下,并非举国群情激昂,而是大家都最大可能地表达一种闲情雅致。到了明代,昆曲这个新形成的艺术形式更是让这种情趣一发不可收拾。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说到四方歌曲,就不得不谈昆曲的一路走过。无论是当年唱遍全国的弋阳腔,还是后来名扬闽浙的余姚腔,哪怕后来最为繁盛的花部高腔、皮黄,也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恰恰相反,这些声腔不是被其他声腔兼并了,就是自己消亡了,唯独昆腔绵延至今,不合并,亦不消亡。而且,无论是曾经还是当下,大体上都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宗吴门”,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出不来真正的艺术的。福建地方戏剧的改革从昆曲中借鉴了许多元素,南昌的戏剧界也“毫不犹豫”地以昆曲为榜样,因为昆曲在当下的这种热,这种高贵奢华、优雅脱俗的气质,是其他戏剧所不能比拟的。那吴门宗谁呢?即使是最高明的模仿,也不可能如水入大海不着痕迹。弋阳腔最开始也是被模仿,被分裂,最后散播各地。余姚腔模仿别人,最后迷失了自己,唯独昆山腔,貌似特立独行,但却能够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说白了,就是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这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为人的态度。

其实艺术和人一样,它会去为自己选择一条道路。有时候坚守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得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所谓竞争,其实比的并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的韧性。如何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也不去模仿别人,而是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萃,这才是最重要的求生之路。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音箱里一直播放着六百年来绵延不断的檀板笛声。

(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昆曲”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昆曲是一种吐字绥慢,亦说亦唱,哀怨婉约的民间音乐戏剧。

B.昆曲起源于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

C.昆曲是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

D.昆曲的兴起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为前提的。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昆曲是一种最大可能地表达闲情雅致的悠闲文化现象。

B.袁宏道《虎丘》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昆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C.昆曲从古到今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大众化。

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使昆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昆曲的节奏缓慢好听,让人身心愉悦,吸引了大量的看不懂或看不大懂的人的关注和观赏。

B.昆曲从古到今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正是这种独立特行的个性,才使其显得高傲脱俗。

C.昆曲是在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的阵阵悠扬的檀板笛声中一路走来,坚忍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

D.昆曲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不去模仿别人,不合并,亦不消亡,所以昆曲绵延至今。

 

查看答案

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过程

③才能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④只有通过各种矛盾的不断解决

⑤强调和谐并不意味着否认矛盾和斗争

⑥需要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A.②⑤⑥④③①     B.⑤④③①②⑥ 

C.②⑤④③①⑥                        D.⑤②⑥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艺术团将传统表演与现代舞台科技相结合,大胆创作出一批符合当代观众欣赏的节目,使皮影戏这一古老剧种焕发了青春。

B.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给群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C.在今年的春晚小品中,赵本山再度举起广告植入的大旗。此举引来了漫天批评,更有网站将《捐助》评为今年春晚最烂的节目。

D.今年大蒜价格是去年同期的40多倍,业内人士认为,大蒜价格高涨的原因是“大蒜减产、甲流暴发、游资炒作”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