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2009年国际金融风暴来势汹汹,经济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成为许多国家的头等大事。 |
B.他老到地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努力了,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 |
C.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
D.关于未来,我们总有无尽的想象,然而剧情总是被无情的现实生活窜改。 |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女佣/雇佣工人弄权/弄巧成拙累赘/硕果累累 |
B.蒙古/欺上蒙下肥胖/心广体胖掉色/喜形于色 |
C.吁请/长吁短叹饮马/饮泣吞声正月/正襟危坐 |
D.蔓延/顺蔓摸瓜模式/装模作样蹊跷/独辟蹊径 |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声之乐,悦之于耳;无声之乐,悦之于心。有声之言,发乎于情;无声之语,感动于心。无声有时比有声更动人心魄。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那东船西舫悄无言的沉醉;仰望慈父的背影,默然泪下的感动;面对先贤博大胸襟的静默;沉潜艺术世界的震撼……无不以其至情至性之无声语言,向我们传达着生命中的一种极致之美,一种铭动于五内的触动。
请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⑴题目自拟;⑵文体自选;⑶诗歌除外。
默写(任选其中五题作答)(共10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2、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4、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丰草绿缛而争茂, 。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蓝田日暖玉生烟。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8——19题。(共6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1.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共20分)
点灯时分
郭文斌
总觉得城里的元宵夜有点过于热闹,热闹得让人几生迷失之感。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就急切地往回赶。可是热闹是躲不脱的。紧紧地关了门窗,热闹还是不可阻挡地挤将进来,让人无可奈何。就索性站在阳台上,面向老家出神,而身心竟一下子踏实了下来。
老家的元宵夜没有汤圆,也没有眼下这绚丽多彩的华灯和开在天空的一树树银花,更没有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比肩接踵的人流,而是一片夺人的宁静,活生生的宁静,神一样的宁静,似乎一伸手就能从脸上抓下一把来。
那宁静,是被娘的荞面灯盏烘托出来的。
那灯盏拳头一般大,上面有一盏心,可盛得一勺清油。捻子是半截麦秆上缠了棉花。夜幕降临时分,几十个灯盏便被点燃,端到当院的月光中,先让月神品赏。如果没有风,几十尾灯焰静静地在乳样的月光中泊着,那种绝尘之境,真是用文字难以传达的。
赏完月,灯盏便被分别端到各个屋里。每人每屋每物,都要有的。包括牛羊鸡狗、磨子、水井、耕犁等。让人觉得天地间的所有物什连同呼出的气上都带有一种灵性。似乎耕犁磨盘它们不时会扯着你的手跟你攀谈几句。那时谁也没有问为什么要给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点灯,只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就是不应该了,而生命不正是一种“应该”吗?
现在想来,这其中包含着多么朴素多么深厚的善和美,连同真啊。
用老人们的说法,这正月十五的灯盏,很有一点神的味道。一旦点燃,则需真心守护,不得轻慢。就默默地守着,看一盏灯苗在静静地赶它的路。看一星灯花渐渐地结在灯捻上,心如平湖,神如止水,整个生命沉浸在一种无言的福中,喜悦中,感动中。渐渐地觉得自己就要像一朵花一样轻轻地轻轻地绽开。我想佛家所说的定境中的喜悦也不过如此吧。现在想来,当时守着的其实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生命的最深处。那种铺天盖地的喜悦正是因为自己离自己最近的缘故,那种纯粹的爱正是因为看到了那个本来。
我不知道正月十五为什么要点灯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留下这个风俗的人一定是深深懂得生命的。他用一个最具活性的东西,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向人们表明了生命的意义和状态,也说明了生命在怎样地行进和更替。后来看了一些资料,知道既甘又苦且柔且韧的荞面具有别的食品不能代替的活血降火功用,就更为祖先用荞面做灯盏叫绝。它,不正是对被人们炒得过热的生命的一种清凉的制衡吗?
天下没有不灭的灯。大人们用灯捻上留下的灯花来安慰灯的熄灭给儿女们的打击。说,那灯花将预示着来年的收获和前途,而将人们的心思转移到期冀当中。
那灯焰最后的一闪终于到来,整个屋子一下子失魂似的空落。熄灭毕竟给了我们不小的打击。
这时,母亲就要说,尝尝娘做的灯盏是什么味道。
我不知母亲是否存心转移我们的心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种空落真的被产生于舌头上的实在的喜悦安抚了。一种大美在双齿合上的同时变为一种实在的满足。
现在,我站在这个城市的阳台上,穿过喧哗和骚动,面对老家,面对老家的荞面灯,终于明白,我们的迷失,正是因为将自己交给了自我的风,正是因为离开生命的朴真太远了,离开那盏泊在宁静中的大善大美的生命之灯太远了,离开那个最真实的“在”太远了。
灯,又何尝是风能吹得灭的。
1.从全文看,作者老家元宵夜“点荞面灯”风俗,有哪些活动?请分条概括。(4分)
2.第六段说“现在想来,这其中包含着多么朴素多么深厚的善和美,连同真啊”,根据文意,说说这里“善”、“美”、“真”的具体内涵。(6分)
3.作者是如何理解先民们留下点荞面灯盏风俗之用意的?(4分)
4.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两段的含义与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