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2)歌台暖响, 。 ,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3)无边落木萧萧下, 。 ,百年多病
独登台。 (杜甫《登高》)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
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5)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论语阅读: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哀公问:“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后人说“咬得菜羹香,寻出孔颜乐”,用一个成语概括“孔颜乐”的核心内涵(1分)
2.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大加赞赏呢?请结合上述语段回答。(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1.颔联诗人以 手法侧面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颈联诗人又以 的手法正面表现清溪的清澈。(每空1分,共2分)
2.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清”字,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梅州遗予书曰 遗:遗留,留给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 畜:储备,置办
C.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恨:遗憾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 县:同“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 句读之不知
B.予以罪谪居筠州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主要通过巢谷的弃文从武、与作者兄弟的交往刻画了他重朋友义气,具有古代侠士遗风的义士的形象。
B.当作者兄弟俩被贬谪岭南时,巢谷以年老多病之体,万里步行,去见他俩,不幸病死于途中,这突出表现了巢谷的古道热肠、侠士风概。
C.本文选材典型,叙事简洁,辞藻华丽,富有感染力,人物形象鲜明,意蕴高妙,回味无穷,这就是苏辙行文的特色所在。
D.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发表议论,将巢谷比作春秋末年忠于赵襄子的高恭,除了揄扬巢谷之外,还有讥刺世人趋炎附势的意味。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既 见 握 手 相 泣 已 而 道 平 生 逾 月 不 厌 时 谷年 七 十 有 三 矣 瘦 瘠 多 病 非 复 昔 日 元 修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 现代汉语。(6分)
(1)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3分)
(2)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鸟群
周晓枫
⑴只要有土地,就会有千姿百态的生命,土地是最伟大的魔术师。让人不能忽略的是,正是鸟类带来植物的种粒,展开最初的繁荣。鸟是灵异之物,有别于其他,鸟持有某种神秘的身份:它创造,它飞翔,它用歌唱的方式说话,它是唯一能摹仿人类语言的生灵,如果愿意,它的旅迹可以横贯地球的两极──鸟是神的拟态。人们想象中的天使,就是根据人与鸟的结合形象设计而出。
⑵鸟是天堂撒下的花籽。流浪的鸟,会让任何一棵树享有新娘的光荣。微风过处,它们隐身在很低的草间;瞬间穿越乱密的枝条,确定通畅的航道,并且不影响飞行的速度;树叶茂盛,在这绿色的宫殿中,精灵们在错杂的阶梯间弹跳,孩子一样的天真;夏日的正午,鸟儿疾速飞过,投射下来一小片清凉的暗影,这些细碎的斑点在大地上跳动──我听得见那好听的声音。
⑶动物的行动大约有爬、走、游、飞几种方式。爬有失身份,上帝曾以此作为对蛇的长期刑罚。平凡的走,反映出世间的庸常倾向和从众心理。游太多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看着鱼单调的生活不觉得有什么长久的乐趣,进而看出鱼鳃的鼓合似也在模仿扇翅的动作。只有飞最自由。
⑷据说,两亿年前,昆虫是地球上唯一会飞的动物。这非凡的本领后来被鸟所超越。鸟类的技术显然更娴熟,方式也更为崇高,相比之下,除了蜻蜓和蝴蝶等 有限的几种,其他虫类所谓的飞,更像是奇异的跳高或跳远方式。因为飞,鸟的视角比别的动物都要高远。并且,鸟中最普通的野鸭都既会飞,又会走,还可以游──它们才称得上见过大世面。
⑸我小时幻想的超凡技能唯有飞,甚至有一段时间,每个夜晚我都在黑暗中偷偷练习,幼稚而徒劳地挥动双臂,以为经过不懈的努力,小小的胳膊也可以终有一日飞动起来。我还不明白有些愿望终生无效,有些幻想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映照出现实生活的窘态。直至成年以后的睡眠中,我依然会梦到自己悬浮于空中,算是对早年寂寞理想的呼应。
⑹鸟在头顶,注定要我仰视。
⑺我对鸟抱有永久的惊奇,它们令我感慨于造物的精巧安排。
⑻啄木鸟每天在坚硬的树干上敲呀敲的,却不会得脑震荡;仙鹤穿着细黑的高筒靴子,不怕站在寒冷的雪地上;鹈鹕松驰的下嘴唇,松鸦严谨的八字胡;黑鹭的蝙蝠侠斗篷,企鹅的黑白晚礼服……
⑼它们的声音怎样打动我的心肠,花腔的情歌,押韵的诗诵,战斗时的号角,将死前的叹息……在我看来,甚至靓女故作港台腔“哇”的惊叹之声,也不若乌鸦来得爽直。
⑽除了风格迥异的鸣啭方式,它们还有各自独特的飞翔节奏,或高或低,或收或展:海鸥的圆舞,佛法僧的弧步,雨燕的华尔兹,大雁的集体舞……鸟优美地起伏身体,天空中充满生动的舞蹈。
⑾鸟有留鸟和候鸟之分。我们的身边,有些是此地的永久居民,有些只是匆匆过客。
⑿候鸟整整歌唱了春夏两个季节,现在它们就要赶上秋天的末班车走了。这些阳光与花朵的忠实信徒,这些充满无限诗情的浪漫主义者,这些不畏艰险的伟大旅行家,一年一度,就要踏上遥遥的征程。作家这样羡慕着鸟的迁徙习性:“野鹅比起我们更加国际化,它们在加拿大用早饭,在俄亥俄州吃中饭,夜间到南方的河湾上去修饰自己的羽毛。”候鸟的一生中充满对未知远方的好奇,和不断更改生活的勇气。
⒀候鸟有着准确的潮汐规律,偏心的神把时序的秘密偷偷泄露给它们。冬天里的人们,不要丧失对温暖的信仰,抬头凝望寂旷的天空吧:候鸟终将飞来,这些忠诚的纤夫,将再一次把巨大的春天拉回。
⒁当秋天的潮水退去,就像沙滩上留下了贝壳,留鸟驻守在它正在降温的祖国。天灰暗下来,就要下雪了,那些冬天的传单正在抓紧印制。
⒂雪是大自然进行的一项残酷的游戏,它以优美的方式藏起了鸟儿们基本的口粮,如同藏起一件随意的玩具──然而,找寻失败的鸟儿将输掉性命。辽阔的雪野标明了小动物们广泛的受灾面积,饥寒交迫中,弱小的生命能贮有多少抗争的能量?对于拒绝移民的留鸟,生活提出了艰难得近于苛刻的要求,它们在近于赤贫的土地上,寻找着极为有限的供给──我看到枯干尖硬的槐荚,滑过喜鹊焦急的喉咙。
⒃不仅只在春日欢宴,鸟儿才会放声歌唱,冬天的寂静中,我们也可以听到鸟鸣,好像是它们在贫苦中的宣言──我明白一个人藏在诺言里的力量是如何被坚持着。
1.作者为什么说“鸟在头顶,注定要我仰视”?(4分)
2.作者说“我对鸟抱有永久的惊奇,它们令我感慨于造物的精巧安排”,请结合⑺⑻⑼⑽段概括这种“精巧安排”。(3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⑿⒀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5分)
4.从《斑纹》到《鸟群》,周晓枫用她那善感纤柔的心灵和丰盈灵动的笔触为我们记述了许多关于动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体会并概括。(不超过30个字)(3分)
5.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这么写道:“我明白一个人藏在诺言里的力量是如何被坚持着。”说说你的感受。(不少于80个字)(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小说,故事情节很荒诞,其思想内容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灾难性根源。
(2)梅达尔多子爵在战场上被炮弹炸成两半:一半身体是恶人,一半身体是好人。恶人专门干坏事,弄得泰拉巴尔的人们痛苦不堪;因此大家都盼望好人来拯救他们;结果梅达尔多子爵充满善良的半边(好人)也来到泰拉巴尔的人们中间。好人与恶人不同,恶人有权有势,而好人无权无势,只是一个流浪者。好人不干坏事只专门干好事和说教,好人做好事跟恶人做坏事一样太过“专一”, 因此也有些不近人情。
(3)一方面是好人的善举有些不近人情;另一方面是好人根本不了解庸众真正需要的不是愤慨和说教,而是他们的灵魂在灰暗和麻木中需要的是启蒙教育;在庸众没有受到启蒙教育之前,他们的脑子只有低级的趣味和自私自利的“本我”〔注〕在主宰自己的人生观;他们此时还无法理解什么是“知德合一”的人生目标,也就不明白怎么去追求穆勒所说的“高尚快乐”的社会。
(4)后来恶人与好人因为争夺帕梅拉(爱情),在拼得你死我活后被特里劳尼大夫把恶人与好人缝合在一起,这样便使得梅达尔多子爵最终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5)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我从这个荒诞的故事中受到了很多人生的启迪。
(6)梅达尔多子爵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他如今有了两个重新合在一起的半身的各自经历,应当是变得更明智了。”这两个重新合在一起的半身的各自经历,就是人自身所具有的邪恶与善良的两种品质。人只有在自身协调了这两种品质,使人自己的邪恶与善良和谐了,换言之就是人自身的和谐,才能使自己变得更明智;否则要么变成像那些好心办坏事的好人,要么变成那些穷凶极恶的恶人。
(7)一个人如果对邪恶与善良的品质没有辨别能力,这个人就是好人与恶人之外的第三种人,什么是第三种人?“‘幸亏炮弹只把他炸成两半,’大家都说:‘如果变成了三块,我们还不知道会看见什么怪事哩。’”这就是第三种人:“我们的感情变得灰暗麻木,因为我们处在同样不近人情的邪恶与道德之间而感到茫然失措。”这种人对善与恶的本质根本分不清,因此感到茫然失措,于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就像人们经常所说的“混日子”。我们通常将这 种人称为庸俗的人,简称庸人。
(8)庸人最大的灾难不是他不是恶人,也不是他不是好人,而是他根本分不清何为善何为恶而被恶人制服的人,人类最大的灾难温床就在庸人的世界里。比如梅达尔多子爵那半边(恶人)一旦在泰拉巴尔作恶,泰拉巴尔的人们就变得痛苦不堪,他们根本无法阻止恶人作恶;而好人想在医治他们的身体疾病的同时也医治他们堕落的灵魂,也会让他们痛苦不堪,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善良。
(9)在何为善何为恶都分不清的庸众世界里,如果你认识到“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那么,你肯定也会像书中的“我”一样大声呼唤大夫带上你离开这个充满责任(种种因为庸众的无知而造成的灾难)和磷火(罪恶)的世界的,不过现实永远不会有大夫来带你离开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我们只有一条生路,就是努力使自己像梅达尔多子爵一样,把自身的善与恶的经历都缝合成一个完整的人,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和世界变得和谐;要做到这些,“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不足以使全世界变得完整”,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完整的梅达尔多子爵。
(注:弗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
(摘选自严立真的《不完满的人生才是人生》)
1.下列不符合“第三种人”特点的解说的一项是( )
A.我们通常将“第三种人”称为庸俗的人,简称庸人,也就是“庸众”。他们对邪恶与善良的品质没有辨别能力。
B.“第三种人”是被“恶人”制服的人,因此他们都属于“恶人”。他们又会不断制服别人,产生更多的“恶人”。
C.感情变得灰暗 麻木的“第三种人”,面对“恶人”作恶和“好人”行善都会感到痛苦不堪。
D.“第三种人”不会像书中的“我”一样大声呼唤大夫带上他离开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
2.下列观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恶人”专门干坏事,“好人”实际没干好事,那是因为他们都太过“专一”,也有些不近人情。
B.庸众的灵魂在灰暗和麻木中需要的是启蒙教育,而“好人”的愤慨和说教根本无济于事。
C.“知德合一”指的就是人协调了自身的邪恶与善良这两种品质,因为人生是不完满的。
D.要使全世界变得完整,首先要使人本身变得完整,而且要使众多的人变得完整。
3.第(5)段作者说“我从这个荒诞的故事中受到了很多人生的启迪”,根据上下文,这里的“启迪”该怎样理解?(3分)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完整的梅达尔多子爵”的内涵。(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