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刹那(shà) 倥偬(zǒng) 拗不过(niù) 翠堤春晓(dī)
B.戏谑(xuè) 沏茶(qī) 闹别扭(biè) 蓦然回首(mò)
C.噱头(xué) 谮言(jiàn) 揪辫子(jiū) 文以载道(zài)
D.滂沱(pāng) 浸渍(zé) 压轴戏(zhòu) 折冲樽俎(z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2008年10月01日) ⊙o⊙(译:目瞪口呆);⊙﹏⊙(译:傻眼);1切斗4幻j,↓b倒挖d!(译: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如今,在不少中学生的作业、日记中,信手一翻就能看见几处“火星文”。 近年来,“火星文”汹涌而至,平时学生们在网上交流用的“火星文”,居然也出现在了课堂笔记、作业,甚至是考卷中。中学生喜欢“火星文”这种新鲜事物,就像是喜欢流行歌曲一样,如果谁不知道就等于落伍。另外,不少学生在来往信件或日记中常常使用“火星文”,不愿老师、家长看懂,以此捍卫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火星文”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友开始大量使用的以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相当奇异,故被称为“火星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要完全地通过人为渠道和措施来杜绝或禁止青少年不使用生造词汇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正规教育体制中来进行合理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排斥。”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答:
(2)请你就这个现象写一段新闻评论。不超过100字。(4分)
答: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1:《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2:孙中山先生则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1911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问题: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字数1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最美,冰凌花
杨国桓
冰凌花,是冬日里因为屋里的暖气和外面的寒气碰撞在玻璃窗上,在这个寒与暖的临界之处结成、开出的奇异绚烂的花朵。如今,在城里,早已居住在楼室里面,已经用地热和空调取暖的人们,大概淡忘了冰凌花;如今的孩子们更不知冰凌花为何物了,连听了这花的名字都感到陌生新奇。
这冰凌花出身寒苦,它是盛开在我们这些从上个世纪走过来的人们眼前、身边和心中的花。想起冰凌花,就想起我们经历的许许多多。
在我的心中,从坎坷、艰难、尴尬的煎熬之中,留下美好回味和记忆的东西很少,但冰凌花算是此生每每魂牵梦萦的一个,我在最难的时候,曾经终日望着寒窗上的冰凌花发呆出神,心游八荒万仞,今天我每每忆起这段心路历程,就从心底里油然而生一种凄美而纯真的感慨:最美,冰凌花!
我的记忆中,过去的冬天真冷,要比现在的冬天冷上许多倍。尤其是在我的少年时代,每到冬天,那数九隆冬的老北风,那漫天的鹅毛大雪,老人们叫它北风烟雪,那滴水成冰的气候,我和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如今想来,都如同神话,没有冻死在那些个冬天里连自己都觉得万幸。
那时,冰凌花就开在我们家那四扇巴掌大的单层小玻璃窗上。我家住的老式房子,只有向阳的南面四扇玻璃窗,上面的窗户阁子是糊的窗户纸。每到冬天,为了防寒,妈妈领我们选一个暖洋洋的日子,打糨糊,溜窗户缝。妈妈说:针鼻大的窟窿能透进斗大的风,一定要糊严实;外面冷,屋里热,玻璃窗上才开冰凌花呢。就这样,每天我们除了上学,淘气,就在家里的炕头猫冬。
那时,从屋里向外看的视野只有这四块小玻璃窗,我们的眼界真狭小啊。待到开出了冰凌花的季节,更是什么也看不见了。大雪封门的严冬里,家里取暖,除了烧炕的地炉子或者闷灶子外,就是几节铁皮卷成的炉筒子连起来的站炉子。
那时,我有很多的时间专心致志观赏这小窗上盛开的美丽的冰凌花。因为我病和残的缘故,每天早上,父母也不让我起来生炉子,我就有了赖在热被窝里,掖好被角,晚起的坏毛病。父母如何为生活愁苦,我不知道体会,但我视线里赏心悦目的冰凌花,真给我止痛解忧。
冰凌花真美,真是大自然赏赐给人们的珍贵艺术品。我从心里折服赞叹大自然的妙造神功。你看,每天盛开的冰凌花,每一块玻璃上盛开的冰凌花,决不雷同,决无克隆和抄袭之嫌。它千姿百态超凡脱俗,样式、花色、品类、版本层出不穷,美不胜收。有时,它开得毛茸茸的,像北极熊的皮毛,那是因为天太冷了,窗户上的霜太厚的缘故;有时像美丽的凤尾竹,像芹菜叶;有时像天上的云卷;有时像海里的浪花;有时像梦幻般难以形容的奇异的图案,再好的画手也很难描绘这晶莹如雪,鬼斧神工的冰凌花!
我曾经有过看着小窗上变幻莫测迷人心魄的冰凌花痴痴发呆的经历。这冰凌花,让我消融了多少心中的苦痛和寂寞、孤独的时光呵。许多时候,我人都在课堂上了,心里还念记着小窗上的冰凌花,我的笔记本上经常出现当天看到的最新版本的冰凌花的临摹习作,大家看不懂我画的是什么,我也始终没有画出一幅超越自然的杰作,于是,我依然继续顶礼膜拜如醉如痴地观赏每天都是新版独家原创的冰凌花。
如今,奇美的冰凌花已经从我的眼前消失许多年了,但却一直盛开在我的心中,而且依然是每天一个版本,依然千姿百态,生机盎然。
冰凌花陪伴着我度过艰难的岁月,苦涩的心路历程,它是我无言的好友;它授我美的要义,让我开启心灵深处智慧的大门,种下美的种子,开出善的花朵;在新的世纪,我依然痴心不改:我心中的冰凌花最美,最美,冰凌花!
1.结合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解释“这冰凌花出身寒苦”中“寒苦”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
(2)解释“它是我无言的好友”一句在文中的含意。(3分)
答:
2.围绕冰凌花,作者回忆了和自己有关的哪几件事情?试加以概括。(4分)
答:
3.简要分析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4分)
答:
4.综观全篇,文章多处写道“最美,冰凌花”,是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家不应放弃精神担当
贺绍俊
①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为“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因此鲁迅将自己写小说看成是声援“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的“呐喊”。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②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后来,有人抱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边缘化不是一个被动式,而是自我放逐的必然结果。
③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借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理论,我把这两种政治情怀分别称之为“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也就是中国本土在20世纪末期重新启动现代化的“解放政治”。但发生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又是一种后发式的现代化,它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时空之中,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因此“生活政治”在社会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空间,它们需要通过文学叙事获得认同。“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举例来说,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现实性的文学和个人化的文学,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它们其实在各自倾诉着各自的政治情怀。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这无疑给将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融合为一体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性。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
(选自《 人民日报 》 2009 年3月17日,有删节)
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鲁迅以写小说的方式来声援“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五四启蒙精神”,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
B.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都是源自于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的矛盾对立。
C.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是因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意识觉醒和对自我的放逐。
D.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目前存在着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等类型,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的现象,决定了“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屈原、孔子、范仲淹到鲁迅等人各自以自己的行为与思想形成了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使得中国文人具有了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质,从而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B.改革开放之前,文学屈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丧失独立品质的现象较为普遍,而改革开放时则有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C.改革开放中更多作家在淡薄政治情怀的背景中尝试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逐步使以政治情怀为主流的文学退出了文学舞台。
D.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即“解放政治”,和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即“生活政治”,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时空之中,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这决定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在当今社会,文学家影响社会的力量似乎越来越微弱,但在作者看来,当代的文学家为什么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呢?请简要概括。(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