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5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诗歌鉴赏(5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这首诗的后两句历来被认为感人至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请从诗歌表达的艺术手法方面说说原因。(3分)

 

1.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的同情,同时也有对为国捐躯的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讴歌。 2.运用了虚实对照的手法,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战士的阵亡与妻子的深切等待之间的巨大反差造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人物不属于《病梅馆记》中“文人画士”范畴的是( )

A.元代终生以卖画为生的著名画家王冕

B.精通诗文、音乐和绘画艺术的才子皇帝宋徽宗

C.“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铁木真

D.雄才大略但“大字不识半斗”的农民皇帝朱元璋

 

查看答案

《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一句话:“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以留言的种子。”翻开人类历史,作者所说的“无恶意的闲人”并不限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中国,而是遍及古今中外。下面不属于“无恶意的闲人”这一范畴的是( )

A.《道士塔》里的王道士。

B.《胡同文化》里提到的天坛城根的鸟友。

C.《<呐喊>自序》中提到的中国人被杀头示众时周围的观众。

D.奥尔珂德《小妇人》中的马区夫人。

 

查看答案

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里,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的这种心理,与下面哪种情况最为相似?

A.一位商人不远万里赶到上海参加世博会。

B.一位音乐爱好者乘飞机到维也纳欣赏新年音乐会。

C.一位在杭州打工的北京人春节期间从杭州乘车经过青岛到北京过年。

D.一位上海官员每天乘飞机到兰州吃牛肉面。

 

查看答案

下面几首写到秋天的诗词,根据作者表达的情感色彩,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甫的《登高》
B杜牧的《山行》-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
C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甫的《登高》-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
D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 -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

 

查看答案

与课文原文相对照,下面的默写内容错误字数最少的一项是( )
A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焉。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岂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秦兵又至也。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故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D呜呼!以赂秦之心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地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不得下咽也。呜呼!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勿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