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9分) 陶诗“远人村”新解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9分)

                 陶诗“远人村”新解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的“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远方的村落”和“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两种。其本意究竟指什么,这还得结合陶渊明所处的具体环境来看。

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远——人村”,若这样,势必将断后句为“依依——墟——里烟”。“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于是就出现释“远人村”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说法。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

“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季氏》中即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所云“远人”是统称,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夷狄”虽然也在远地,却并不称“远人”,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远”是地域差别,并不涉及所谓“华夷之辨”,与文化差异无关。迄至秦汉,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到“文化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这时的“远人”和“夷狄”,都可指称“华夏”之外的异族,只是前者可能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华夏”认可,较“夷狄”而言,“远人”在风俗习惯上更接近“华夏”而已。自秦汉以后,“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

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远人”的涵义,在两晋向“夷狄”靠得更近,“远人”逐渐变成异族的代称。春秋时代的“夷狄”,后来融入了华夏体系,如吴、楚等。秦汉时崛起的匈奴,则成了这一时代的“夷狄”,后慢慢被融入汉族社会。及至三国两晋,此时的乌桓、西羌等,则被视为“夷狄”。而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这时早在“中夏”文化覆盖之下,他们能被朝廷征辟做官,甚至身居要职,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东晋时“远人”的涵义即是如此。

再回到本文的主题陶渊明的诗上。园田居位于庐江郡,而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也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僻处南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所谓“远人村”,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即“村”字本身。“村”这种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概源于东汉。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南迁的各豪族大家,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部曲,这里指家兵、私兵),“村”的分布更加普遍。陶渊明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暧暧远人村”,正是陶渊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什么“远离人世俗情”的“大义”,若有,至多只是描绘出他归隐后在野外与“异族”杂居的事实。

                      (节选自李飞《陶诗“远人村”新解》,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关于“远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远人”在《论语》中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与文化差异无关。

B.春秋时的“远人”并不包括“夷狄”,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

C.到了秦汉时期,“远人”向春秋时期“夷狄”的意义靠拢,体现出了文化差异。

D.秦汉以后,“远人”词义的外延扩大,将“夷狄”也包含在其中。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从对仗的角度讲,不能将前句断为“暧暧—远—人村”,如果这样,后句必将断为 “依依—墟—里烟”,而“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因此作者不赞同将“远人村”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

B.东晋时期,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能被朝廷征辟做官,已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

C.“夷狄”一词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指范围,在春秋时代指吴、楚等,在秦汉时指匈奴等,在三国两晋时指乌桓、西羌等。

D.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各豪族大家南迁,由于他们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所以“村”的分布更加普遍。

3.请说明作者认为的“远人村”的本意,并简述其理由。(3分)

                                                                     

                                                                     

 

1.D 2.A  3.所谓“远人村”,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理由:①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 ②陶渊明归隐故乡庐江,家宅僻处南野,与当地的南蛮异族混居在一起。 【解析】 1.原文说“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而不是将“夷狄”也包含在其中。 2.从对仗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远人村”不能译为“远方的村落”,与作者的观点无关。 3.第一问(1分) 理由:各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字数100字左右,5分)

(张飞为攻下巴郡,多次搦战。而严颜凭借)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次日早晨,张飞又引军去搦战。那严颜在城敌楼上,一箭射中张飞头盔。飞指而恨曰:“若拿住你这老匹夫,我亲自食你肉!”

请问后来张飞是如何攻下巴郡的,攻下后他是怎样对待严颜的?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5分)

A.孙权刚下定决心共同抗曹,周瑜就觉得诸葛亮久必为江东之患,决定杀他。鲁肃不肯,建议派诸葛瑾去招孔明事吴。诸葛瑾到驿亭见孔明,孔明知道他的来意,反说诸葛瑾。诸葛瑾无功而返,周瑜大怒,杀了瑾全家。

B.关羽与黄忠大战于长沙城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次日又大战,关羽正要施展拖刀计,不料黄忠马失前蹄,关羽让黄忠换马再战。因感激关羽义气,第二天黄忠连续空射,于是韩玄要杀黄忠。魏延救下了黄忠,又杀了韩玄,出城投拜,关羽遂得长沙。

C.庞统一心争功,不听众人劝阻,要从小路攻雒城。七夕这日,行前,刘备见庞统马不好,就将自己的白马换给他。张任伏兵在落凤坡,见骑白马的人来,以为是刘备,就大放箭,可怜庞统死在乱箭之下,年仅36岁。

D.诸葛瑾赴成都哭求孔明还荆州,孔明又哭求刘备。刘备就写书与关羽令他交割三郡,关羽不肯。陆逊请关羽于陆口赴宴,企图杀之。关羽只身一人前去赴宴,席间谈笑自若,又佯醉扣住鲁肃的手,扯至江边。关平飞船来接应,关羽平安归去。

    E.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丕想采用华歆之计除掉曹植,限其七步作诗,曹植行七步而诗成。但曹丕又嫌迟,并要求以“兄弟”为题应声为诗一首,曹植竟然当即口占一诗:“煮豆燃豆萁,同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也潸然泪下,又有母亲卞氏求情,就暂且贬曹植为安乡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7分)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

(1)翻译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无若宋人然                              今日病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非徒无益           

(2)结合选段,说说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如何培养。(3分)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7分)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南宋末年福建连江人,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隐居苏州。

1.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它写出了菊花的            特征,表现了诗人的                        情怀。(3分)

2.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达了南宋诗人不解的情结,朱淑真在《黄花》中也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请选择两个角度分析二者的优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故人主之欲大立功名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1]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2]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3]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驲[4]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1]罘(fú),捕兽的网。  [2]笥(sì),一种容器。  

[3]复者,负责通报的人。  [4]驲(rì),一种车。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之国郊                      及:到

B.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     遗:赠送

C.夫子将焉适                      适:到,往

D.养及亲者,身伉其难                伉:承当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于利不苟取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①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①婴之亡岂不宜哉        ②报养刘之日短也

D.①其友因奉以托             ②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救助危难、尊重贤士的胸怀。

    B.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在晏子出奔来辞时“沐浴而出”,又体现了他对恩人的敬重。

    C.北郭骚决心“以身死白之”的原因是晏子曾帮助自己奉养母亲,而且还是国之栋梁,他的出亡会使齐国遭受侵犯。

D.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4分)

                                                                     

②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