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朱 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朱 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与俱。
金人迫弁仕刘豫,且訹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书耶律绍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于我幸矣。”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奇:以……为奇

B.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北面:面向北

C.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吾曹:我们这些官员

D.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强:勉强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弁具有“民族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            ②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   
③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    ④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   
⑤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     ⑥众皆泣下,莫能仰视

A.①④

B.③⑤

C.①⑤

D.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炎初年,朱弁诸多要求出使金国,到了那里,为宋朝做了许多和解两国关系的工作。

B.面对难得的回国机会,朱弁坚决地留了下来。他要求王伦留下官印作为信物,与官印同睡同起。

C.金人对朱弁威逼利诱,要他到国贼刘豫那里去当官,朱弁宁可饿死,也绝不失节屈从。

D.在金人威逼朱弁换官时,朱弁坚决不从,要求和他一起被掠的人,抢先杀死他,为他立碑。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3分)
译文:                                                                 
(2) 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3分)
译文:                                                                 
(3)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4分)
译文:                                                                  

 

1.C 2.B 3.D 4.(1)朱弁又给粘罕写信,(信中)所说的用兵与讲和的利害关系十分详细。(“与”1分,“悉”1分,通顺1分) (2)希望留下官印,让我朱弁能够抱着它而死,死了也是不朽的。(“愿” 1分,“使”1分,“得”1分) (3)我的官是在自己的朝廷里接受的,我只有一死罢了,绝不答应换官来使我们的国君受辱。(“受”1分,“易”1分,“辱”1分,通顺1分) 【解析】 1.我们 2.①是金人的要求;②是朱弁对谁去谁留的观点;④是朱弁对金人说的一般道理;⑥写的是众人深受感动 3.“抢先杀死他”一说,原文无据 参考译文: 朱弁的字叫少章,是徽州婺源人。年轻时很聪明,每天读书几千字。成人后,进了太学,晁说之见到他的诗,对他的才能很惊奇。靖康之乱中,他的家庭碎于贼手,朱弁向江南逃奔。 建炎初年,朝廷商议派遣使者问安两宫皇帝,朱弁挺身自荐。到了云中,见了粘罕,请求和劝告的语言十分恳切。粘罕不听,让他回客店,派士兵来看守他。朱弁又给粘罕写信,所说的用兵与讲和的利害关系,十分详细。 绍兴二年,金人忽然派遣宇文虚中来,说和议可行,应当派一人到元帅府去接受国书回国,虚中想让朱弁与正使王伦商量决定谁去谁留。朱弁说:“我来了以后,本来就准备死了,哪里希望今天有机会先回去。希望您这个正使接受国书回去禀告天子,结成两国的友好关系,那么即使我将来尸骨暴露在外国,也永远感到像活着一样。”王伦将回去时,朱弁请求说:“古代的信使都有符节作为信物,现在没有符节,但是有官印在,官印也是信物呀。希望留下官印,让我朱弁能够抱着它而死,死了也是不朽的。”王伦解下来交给了王弁,王弁接受后藏在怀里,和它同睡同起。 金人逼王弁到刘豫那里当官,并且引诱他说:“这是你回国的第一步。”王弁说:“刘豫是国贼,我曾经恨不得吃了他的肉,又怎么能忍受面向北做他的大臣,我只有等着死而已。”金人发怒,中断了食物供应来逼迫他。朱弁坚决地在驿站门口抗拒,忍受饥饿等待着死亡,坚决不屈服。金人也被他感动了,像原来一样地礼待他。过了很久,又想调动他的官职,朱弁说:“自古两国交兵,使者处在中间,话可让他听从的就让他听从,不可让他听从的就关押他,杀掉他,何必换他的官职?我的官是在自己的朝廷里接受的,我只有一死罢了,绝不答应换官来使我们的国君受辱。”并且写下文书转交耶律绍文等说:“:“您国封我官职的命令早晨来到,那么我就晚上死,晚上来到就早晨死。”又写信给后任的使者洪皓向他诀别说:“杀掉使者不是小事,我们如果赶上,是命中注定的,我们应当舍生来全义。”于是就准备了酒菜,召集被扣留的士大夫喝酒,酒饮半酣,朱弁告诉他们说:“我已经看好近郊的一个墓地,一旦我牺牲报国,诸位请把我埋在那个地方,在上面写上‘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我就很满意了。”众人都流下了眼泪,不能抬起头来。朱弁谈笑自如,说:“这是做臣子的常情,诸位悲痛什么呢?”金人知道他终不可屈,于是也就不再强迫他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隐私保护与法治文明
王歌雅
随着我国法学界对隐私权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隐私权理论的架构日趋成熟,并日益形成严谨完备的体系:首先,隐私权的界定日益廓清。隐私权应界定为公民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不被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其次,隐私权的范围具体明确。它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私人信息,指与他人无关的个人资料。再次,隐私权的救济措施完备具体。对隐私权予以救济,须把握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及相应的救济措施。其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救济措施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和支付精神赔偿金等。第四,隐私权的相关法益冲突得到平衡。一是平衡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知情权,通常被界定为自然人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其具体内容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法定知情权。当知情权得到满足时,必然会触及他人的隐私权,即某一当事人所要实现的知情权的内容,恰恰是另一当事人的隐私权所要保护的内容,从而形成权利的对撞。为协调权利冲突,将权利的损害降至最低点,有必要在谨慎、公允的前提下,让隐私权作出让步,而使知情权得到基本满足。而满足了知情权须以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为前提。二是平衡隐私权与公开权的冲突。公开权,通常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姓名、肖像、角色的拥有、保护和进行商业利用的权利。公开权实现得越充分,隐私权所保留的空间就越狭小。但公开权是否行使以及在何种范围内行使,只能由权利主体自行决定,他人不得僭越;否则,便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
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界定在民法典中,既是法治文明的体现,也是法制进步的标志。其社会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凸现了对人格尊严的高度尊重。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私人空间,人格尊严的享有及不被侵犯均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法律通过保护隐私权来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保障其内心安宁和精神愉快,体现了法治的人道主义和法律的人文关怀。二是显现了人格权立法的稳步发展。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已属不争的事实。以法律的形式将其明确规定,既完善和发展了我 的民事立法,又使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这对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实现对公民隐私权利的高度尊重是有积极作用的。三是弘扬了尊重隐私的良好风尚。尊重隐私和保护隐私,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通过法律的警示功能和强制功能,可以使尊重隐私逐渐内化为我 公民的内心信念和价值判断,内化为他 的法律责任和人文精神,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摘自2003年4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隐私权、知情权、公开权、保护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拥有隐私权就应该享有保护权。

B.隐私权和保护权是一种权利的对撞,不可协调。

C.公开权和隐私权利益关系成反比。

D.公开权和知情权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个人的隐私方面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受到了他人的侵害,从而使自己产 了损害后果,隐私权才得以救济。

B.为使知情权和隐私权得以协调、缓冲,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二是要在谨慎、公允下让隐私权作出让步。

C.隐私权的界定,是法制进步的标志,法制文明的体现,是对我 民事立法的完善和发展。

D.保护隐私是对人格尊严的高度尊重,也是对人格权立法的推动,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满足知情权必然干涉别人的隐私权,而超越权利主体行使公开权则是对权利主体隐私权的侵犯。

B.隐私成为一种隐私权,这是法律的一种进步,也是历史性的进步。

C.我 法学界对隐私权的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讲业已成熟且形成了严谨完备的体系。

D.隐私权在民法典中的确立,体现着法治的人道主义和法律的人文关怀,享有隐私权也应负法律责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散文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在茧中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两片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要飞翔,你们必须先结茧,结茧后必须得破茧!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请以“结茧·破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调整词语内部相对稳定的结构为依托,通过改变词语原有的自然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在表达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仿照下面的两个例子,另写两组四字词语,并简要解释。(4分)
例1:屡战屡败(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屡败屡战(虽屡遭失败却从不气馁以至退缩的生命姿态)
例2:咫尺天涯(虽然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天涯咫尺(虽然远在天涯,心却彼此相依)
仿写:(1)
(2)

 

查看答案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讨论谎言。关于谎言,我不想多讲,因为我已经在我的专著《谎言论》中详细作了阐述,只需要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现在我想问的是,在座诸君有谁读过这本书?”学生们都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我读过!”教授笑了,因为《谎言论》的书稿昨天才刚送到出版社。
请你为这位教授设计几句话,既幽默,又能委婉地批评学生们是说谎的。(50字以内)
(4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荇xìng胡诌zōu匪夷所思fěi愀然不乐qiǎo

B.缟素gǎo桡骨yáo阆苑仙葩láng莺啼鸟啭zhuàn

C.爱憎zēng龃龉jú咬文嚼字jiáo混沌未开hùn

D.褫夺chǐ龌龊chuò赠绢之礼 juàn亟来问讯 q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