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出“和谐号潜水器”的四个特点。(4分) 近日,我国“7000...

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出“和谐号潜水器”的四个特点。(4分)

近日,我国“7000米载人潜水器命名和水中实验启动仪式”在江苏无锡举行。7000米载人潜水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了我国集成创新成果,被正式命名为“和谐”号,项目研制工作正式由陆上调试阶段进入水池联调阶段。

“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是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该潜水器具有当前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能把人员和各种设备运载到了7000米的深海超常环境下进行资源勘查、科学考察和深海特定作业,工作范围可以覆盖全部海洋区域的99%。

答:                                                                   

 

自主知识产权,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能载人,工作范围广。(每点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依照下面句子的内容和形式,仿写四句话。(4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生前著作无虚日”

叶永烈

    梁实秋,宽广的前额,深色边框眼镜,白发稀疏,总是笑盈盈的。一个脾气耿直而性格爽朗的人。在中国文坛上,他是一棵根深叶茂的老树。

 梁实秋在海峡两岸,都享有颇高的知名度。

 大抵因为他的生命的后期将近40年的时光,都是在海峡彼岸度过的,他在台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识。他曾拍着自己高高的前额说:“我大不喜欢上街。一走出去,我这张脸马上就叫人认出来了!”在他去世之后,台湾报刊称他为“文学大师”“一代宗师”“国宝级的作家”……

 在海峡这边,老年人是从当年“新月派”作品中熟悉他的名字,中年人是从鲁迅的杂文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梁实秋的批判知其大名,年轻人则从《最新实用英汉辞典》《远东英汉大辞典》上见到“主编梁实秋”而知其人。自从1986年4月中国友谊出版社印行《雅舍怀旧》和上海书店重印40年代的《雅舍小品》以来,作为作家的梁实秋,才开始为大陆的读者所认识。

虽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现在来评论鲁迅和梁实秋在30年代那场大论战孰是孰非尚为时太早,留诸后人去论功罪吧。

 梁实秋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我倒以为,在众多的关于梁实秋的评论文章中,以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写的《秋之颂》一文(1987年11月4日台湾《中国时报》)最为公允,如实地勾画出梁实秋先生的形象:

“梁实秋的贡献有许多方面。台湾读者最熟悉的该是散文家梁实秋,尤其是《雅舍小品》的作者。其次,该是翻译家梁实秋,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传人。再其次,该是学者梁实秋,尤其是中文版英国文学史的作者。一般学生最熟悉的,则是各种英汉字典的编者梁实秋。台湾读者认识的梁实秋,是一位智者,字里行间闪动着智慧与谐趣。……”

古人常以“著作等身”来形容著作之丰,而对梁实秋来说,该是“著作超身”了。把他的著作一本本摊开,连一张乒乓球桌面也放不下!

 他的一生的文学丰碑,是花费37年光阴,独力译出全部莎士比亚剧作——37出莎剧,加上莎诗3卷,煌煌400余万字。

 在1967年,他完成莎翁巨著中译之后,又以7年功夫写成100万字《英国文学史》,以及与此书相呼应的120万字的《英国文学选》。

 他译《世界名人传》124册。

他编英汉字典,从小学生用的,直至大学生用的,多达30多种。

 他编各式各样英语教材,也有几十种之多。

 他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对于西洋文学的精通,诚如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稔熟。他的散文,清丽,隽永,简洁,深邃,独具一格。他的《雅舍小品》,是他用真情实感写成的,在读者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他的“雅舍”,原本是抗战时期在重庆北碚的客居,坐落半山上,邮差送信不便,他就在山下挂一信箱。信箱不可无名,他的邻居叫龚业雅,他从中取出个“雅”字,在信箱上写“雅舍”两字。他的《雅舍小品》不断地写下去,1973年出了续集,1982年出了第3集,1986年出了第4集。还出版了《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秋室杂文》、《实秋杂文》、《实秋文存》。前妻程季淑死后,葬在美国西雅图槐园,他把心中的思念写成《槐园梦忆》。他与继室韩菁清之间的书信,正在编写成20万字的《菁秋琐记》。每逢周末,他必定给在美国的次女文蔷写一封散文笔调的家书。长达14年的家书,又汇成一本厚厚的散文集,记下了他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脚印……

 80高龄的他,仍笔耕不辍。据夫人韩菁清女士言及,她常常发现,梁实秋椅子的坐垫上,留着一滩鲜血——他专心致志于写作,以致痔疮出血,染红了坐垫,他全然不觉得!

 无论哪家哪派,无论怎样评价。梁实秋毕竟是梁实秋,他的丰厚的“秋之果”——那两千万字的文学结晶,是用扳斧砍不掉,棍子扫不了的。

 难怪,老舍夫人胡絮青在梁实秋辞世之后,用14个字精辟地概括梁实秋一生:

生前著作无虚日,死后文章惠人间。   

(节选自《名人秘闻录·梁实秋的梦》)

1.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   ) (   )(4分)

A.梁实秋先生花费了37年的时间,终于在1967年独立完成了对莎士比亚巨著的英译中工作,同时,他还写成了100万字的《英国文学史》。

B.梁实秋先生在海峡两岸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即使到了80岁高龄他依然笔耕不辍,他专心致志于写作,以致痔疮出血染红了坐垫,却浑然不觉。这印证了老舍夫人胡絮青对他“生前著作无虚日”的评价。

C.随着80年代中期《雅舍怀旧》和《雅舍小品》在中国大陆流行,大陆的读者开始重新认识以作家身份出现的梁实秋,而在此之前,梁实秋先生在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

D.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写的《秋之颂》,从散文创作、莎士比亚作品翻译、英国文学史研究、英汉字典的编著等方面肯定了梁实秋先生的贡献。

E.散文集《雅舍小品》,以真挚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梁实秋,该散文集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1973年出版了续集,1982年出版了第3集,1986年又出版了第4集。

2.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概括出你眼中的梁实秋的形象,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文字含标点不超过30字)   (3分)

答:                                                                      

3.文中划线句子“梁实秋毕竟是梁实秋,他的丰厚的‘秋之果’——那两千万字的文学结晶,是用板斧砍不掉,棍子扫不了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

③雪总是落在赫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烽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

④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南方文人显得轻薄小气无病呻吟,总是和秦淮八艳红楼裙裾之类的红粉佳人藕断丝连。那李煜作为一国之君,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吟风弄月捏弄三寸金莲上,这样的国岂有不亡不破之理?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白杨,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那些在血河里沉浮在沙场上拼杀的男儿出人头地成了杀人如麻的一代枭雄。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

⑤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扫中国大陆便使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开始频繁活动,一阵阵清凉秋风是它们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队”,紧接着的又是一股又一股无情冷漠的“百万大兵”,不久又将占领南方。

⑥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因为北方和南方都在同一片国土之上。

                                                     (选自海外版《散文》有删减)

 

1.第②、③段分别描述了落雨的南方和落雪的北方,请简要归纳这两段从哪几个方面对南北方进行比较,并请你据此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南方和北方的特点。(4分)

答:                                                                          

2.在第⑤段写南北气候,寒风暖气来来回回“反攻”“打人”“占领”,有读者认为,这是突出了南北方的纠纷,根据文意,请你判断这种看法正确么?为什么?(5分)

答:                                                                         

3.在文章末尾,作者以“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作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答: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题,多选则按前5题计分)(10分)

(1)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3)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4)                     ,洵美且异。                     ,美人之贻。

(《诗经·静女》)

(5)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诗经·氓》)

(6)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

 

查看答案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 ①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②辛夷花: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诗中,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