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参与、加工民间创作,向民间学习而取得的。

B.二十二年的艰苦生活,使高晓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加深了他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活积累。

C.这篇小说描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展示了农民改善生活的复杂心灵世界。

D.《药》一文,描述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理解。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
(1)住宅的寒伧,墙壁的      ,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他苦恼。
(2)她      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3)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    年轻,她    美丽动人。
(4)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陈设着    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A.黯淡陶醉依旧依旧精巧

B.黑暗沉醉依然依然精美

C.黑暗陶醉依然依然精巧

D.黯淡沉醉依旧依旧精美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咳嗽(sou)搭讪(xiān)攫取(jué)丛冢(zhǒng)

B.赝品(yàn)着凉(zháo)证券(juàn)誊写(téng)

C.滞钝(zhì)晕眩(xuàn)矜夸(jīn)惬意(xiè)

D.打烊(yàng) 尴尬(gān)轶事(yì)乖角儿(jué)

 

查看答案

这些年,一些外国的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在中国流行起来。你对这样的现象持何种看法呢?请以“外国节日在中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选择适当的切入角度,或记叙事件,或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注:同“欣”)合无间。姑任举一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这首诗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行》,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含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躯体,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这种现象是以人情衡物理,美学家称为“移情作用”。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残菊犹有傲霜枝”句的“傲”,“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的“来”和“弄”,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
1.阅读第一段,概括作者或是读者在领会诗的境界时的三个关键词。(6分)
2.“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的有何区别,请简要说明。(6分)
3.请以必修四语文课本所选的晏殊《蝶恋花》上阕为例,运用朱光潜《诗论》中的理论,结合具体的字句分析“移情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吾先生”
杨绛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对我们用第三人称,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拿出一分两分钱,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有时是工人掌秤,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好像只闷在肚里。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和我们一样了。”
这个工人不是最初就不称“吾先生”的那派,也不是到后来仍坚持称“吾先生”的那派,大约是中间顺大流的。
我想虞先生不会变成“工人阶级”,大约和其他工人那样,也算是园子里的雇员罢了,可能也拿同等的工资。
一次我看见虞先生仍在果园里晒太阳,但是离果子摊儿远远的。他说:得离得远远的,免得怀疑他偷果子。他说,他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不能在这里买,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我几次劝他把事情看开些,得随着时世变通,反正他照样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不就完了吗?果园毕竟是身外之物呀。但虞先生说:“想不通”,我想他也受不了日常难免的腌臜气。听说他闷了一程,病了一程,终于自己触电去世。
没几年果园夷为平地,建造起一片房屋。如今虞园旧址已无从寻觅。
1.文中说“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交待这一细节,有何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2.结合全文内容,请举例分析“吾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3.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却用一句平淡、平实的客观事实交待作为结尾。请分析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4分)
4.试探究本文用“吾先生”这个称呼作标题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