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柴可夫斯基的《叶甫根尼·奥涅金》 1877年初,柴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柴可夫斯基的《叶甫根尼·奥涅金》

1877年初,柴可夫斯基想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五部歌剧。当时俄罗斯歌剧已达到了繁荣时期,在所有反映俄罗斯生活题材的歌剧里,主人公都是历史人物或农民,包括柴可夫斯基自己写的歌剧也是如此。现在他想寻求另一类主题,他想用歌剧这种体裁探索和反映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他要在歌剧体裁领域中体现“人类心灵活动”的方式。

    5月初的一天,柴可夫斯基来到一位著名女歌唱家家作客。她建议把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改编成歌剧。柴可夫斯基当晚重读了一遍原著,再次被深深感动,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创作欲望。他当即写出了场次大纲,从原诗中挑选了所需素材,准备请好友席洛夫斯基编写歌剧脚本。

    这年夏天柴可夫斯基住在莫斯科近郊席洛夫斯基家开始创作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这期间他给人写信说:“《叶甫根尼·奥涅金》里的诗意有多么丰富啊,我没想错,我很了解,在这部歌剧里,舞台效果和动作不多,但是这个题材从总体上所包含的诗意、人情味以及题材的纯朴与诗作的天才文笔,这一切都加倍地补偿了所有的缺点。”

    柴可夫斯基甚至不把这个歌剧称为歌剧而称为“抒情场面”,因为他不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节和事件上,而是着力表现主人公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反映他们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作曲家给普希金的这部描写19世纪初俄国生活的作品带来了自己时代的特征。他把剧中人物对幸福的向往以及他们和命运之间的冲突尖锐化了。柴可夫斯基在自己的音乐刻画中,对普希金笔下人物的描写增加了新的特点,使得塔姬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的形象比在普希金小说中有了更为强烈的悲剧色彩。

    柴可夫斯基从青年时代就时常被塔姬雅娜这一充满诗意的形象所感动。她是纯朴、善良的俄罗斯女性的美好典型。生活在僻静乡间的塔姬雅娜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和幻想。潇洒风流的贵族青年奥涅金的出现,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她热烈地爱上了奥涅金,并且大胆地给他写信向他倾吐爱情。歌剧就是从塔姬雅娜写信一场开始的。代表塔姬雅娜形象的主题音乐具有俄罗斯浪漫风格。作曲家用充满激情的音乐表现少女真挚、强烈的爱情。这一段音乐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柴可夫斯基对普希金原著中的奥涅金做了一些改动。没有触及奥涅金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只说他是“都城一位寂寞的社交家”。奥涅金没有接受少女的纯真爱情。在他那段著名的咏叹调《您给我写了信》中,奥涅金的冷言说教使可怜的塔姬雅娜受了委屈和伤害。她带着心灵的创伤接受了无爱的婚姻,做了格列明公爵夫人。两年以后当奥涅金带着爱意回到塔姬雅娜身边时,她的心破碎了,她仍深爱着奥涅金,但她又必须忠于自己的责任。表面的平静掩盖着内心的痛苦。此时多变的音乐旋律和生动的唱词把她激烈的内心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剧中连斯基的形象也与在普希金原作中有所不同。柴可夫斯基笔下的连斯基真诚、善良,具有崇高的理想,忠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现实生活使他的梦想破碎。当他不得不和过去友人奥涅金走上决斗场时,他已经预感到不幸的来临。一曲惊天动地的连斯基咏叹调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啊!

1878年2月柴可夫斯基完成了这部歌剧。1878年12月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戏剧节上首演。

人们对于作曲家的新歌剧表示一致赞赏。《叶甫根尼·奥涅金》成为俄国和欧洲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

                                          (摘自《柴可夫斯基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俄罗斯歌剧进入繁荣时期,柴可夫斯基用一年多的时间创作并排演的他的第五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是这个繁荣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B、体现“人类心灵活动”的方式,是柴可夫斯基为自己设定的创作歌剧的新主题,也是他寻求新题材并成功创作第五部歌剧的动力。

C、柴可夫斯基接受一著名女歌唱家的建议,把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原著重读了一遍,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让好友希洛夫斯基负责歌剧的具体创作工作。

D、柴可夫斯基所说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所有的缺点”是指歌剧里,舞台效果和动作不多。

E、《叶甫根尼·奥涅金》被人们一致赞赏和成为俄国和欧洲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又一次表明柴可夫斯基歌剧创作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不断获得巨大的成功。

2.结合文章,概括柴可夫斯基如何用音乐手段刻画塔姬雅娜这一形象的。(4分)

答:

3.柴可夫斯基在创作《叶甫根尼·奥涅金》之前曾说:“我在这条道路上定下了一站:歌剧,不论您怎样说我不擅长于创作这种音乐,我将毫不犹豫走自己的路。”请结合文本,对其进行评述。(6分)

答:

 

 

1.AD(5分)(B、对主题的概括不够准确,应是“反映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见第一段。C、好友只负责创作脚本,见第2段。E、“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于原文无根据。) 2.(4分)①用具有俄罗斯浪漫风格的主题音乐来表现人物的纯朴、善良和对未来充满憧憬、幻想;②用特定的音乐旋律、唱词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每答出一点得2分) 3.(6分)这句话表明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信念。要确定人生目标;敢于尝试,敢于超越;不畏失败,勇敢前行;要善于继承,更要敢于创新。(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个即可。意思基本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篱笆青青

宋长征

  ①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房。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②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者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位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拔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③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④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桠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商商量量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⑤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⑥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点上了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奏起柔柔的丝弦。

  ⑦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⑧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刹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在欣赏一幅画,像听到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一个花朵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自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⑨花墙,当我想起这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在春天,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儿女。在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枚枚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前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⑩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惟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⑾轻轻的,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篱笆青青,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⑿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中的篱笆,既有实的意思,又有虚的含意。作者借助实的篱笆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借助虚的篱笆,向自己,也向读者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B、全文共12段,文字诗意、本真、纯净。文章第2段到第7段,分三个层次,写了三种篱笆,每一种篱笆都各有侧重,体现了作者精心的构思和清晰的思路。

C、这篇文章物象丰富,精美如画,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不仅写不同时间篱笆美景,还从不同种类的篱笆之美去描写。

D、宋长征的这篇文章,对乡土既是一种回望,更是一种坚守。他像一个孩子,行吟在厚土民间,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全景式的田园诗画,其间有疼痛、担待、叩问,温情和苦难都很纯粹,没有掺杂过多的烟火和功利。

E、泥土是有芳香的,亦如宋长征的华丽的辞藻;村庄是有情韵的,又亦如宋长征的多情的心灵。当所有情感与泥土与村庄结缘,这就不是一个震撼可以概括的。

2.第10段运用了哪些手法?请列举两种并对其表达效果进行赏析。(4分)

答:

3.有人说,这篇散文表面上写的是乡村优美的景色,实际上是一首乡民优秀品质的赞美诗。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文章进行探究。(6分)

答:

 

 

查看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共6分)

材料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①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你是如何理解的? (3分)

 

②材料二中所讲的是                  的关系。孔子从“宰予昼寝”这一事情中,悟出什么道理? (3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二选一,共5分)

①“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拔矢啖睛”为《三国》中经典场面,请简述之。

②《家》中有这样的描写:“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说到承包园子的这笔账,探春提议年终算账时这笔帐不归入外面的账房,免得被他们盘剥。宝钗更提出了一个“小惠全大体”补充措施,让整个大观园的丫鬟婆婆们都多些进益,以确保探春的改革措施得以实施。(《红楼梦》)

B.吴荪甫最是爱面子,当费晓生提出应该为家乡做贡献时,吴荪甫改变了关闭镇上的厂和钱庄的初衷。他喜欢被人们夸赞,这恰恰称了费晓生的意。(《子夜》)

C.葛朗台太太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葛朗台说这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但他想到花几个看病钱会保住更大一笔财产——这交易划得来。他请来索漠最有名的医生为太太诊治,咬着牙说出:“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二百法郎也行。”(《欧也妮·葛朗台》)

D.在预审官对伽西莫多的审判引起全场的哄堂大笑后,甚至连接待室的军警也发疯似的大笑起来。这是由犯人伽西莫多的无理答辩造成的。因为他对预审官轻蔑地耸肩,这就是他诽谤沙特雷法庭和巴黎警察局的行政长官的表现。(《巴黎圣母院》)

E.聂赫留多夫走进监狱去看望马斯洛娃,由于只顾想心思,他误走到了男探监室。他看到犯人们与探监的人隔着一道铁丝网互相大声喊话,这使他震惊并生出满腔的愤慨。然而更令他惊讶的是,这种可怕的局面竟然未使他们中的任何人感到受了侮辱。(《复活》)

 

 

查看答案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①“燃”“又” 两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②古人在谈到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