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现代生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 曾经存在卢梭的人本主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现代生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

曾经存在卢梭的人本主义。那种人本主义是一种反封建的产物,它一产生就带上了与社会为本相对立的烙印。因此,人本主义常常受到批判。那么,我们今天提以人为本,是否与社会要发生对立呢?

我们认为,这关键是看对人的认识。如果我们浅层次地看人,那么,个体的人的需求同整个社会当然会发生矛盾。如果我们从教育者的视点来看,从人的本质的需求来看,从人的发展来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生物学特性与社会的必然的联系。这样,今天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哪怕是以个人为本,也找到了与社会为本的相通之处,从而,同人本主义区别开来。

相同的基础首先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构成了社会。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人的素质显然对整个社会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人与社会的联系,还可以从人自身的需要中分析出来。

这可以从康德的见解中看到。康德把美看作是真与善的桥梁,于是我们可以推出,美是原德和原智。而所谓德,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认为,是建立一个有更多的人对于自己的快乐和忧愁的分享和分担的机制。也就是说,人为社会服务,从中获得精神享受,获得美。美是人为社会服务所得的报偿。对美的享受是人的天性。简言之,人为社会服务是可以同人的天性一致的。

继之康德理论的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他认为人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这是一种类本能。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自我实现不是抽象的。自我实现必须投影到社会背景之中,才有意义,主体才能因此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高峰体验。著名科学家吴健雄的墓志铭写道,她以出世的方式积极入世。这说明,尽管科学家把她的毕生献给了科学规律的追寻,但这决不表明她忘却了社会,而反而是她对于社会的深沉的爱的表现。在《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漂流到孤岛上离开了社会,他也要找到“星期五”来组成小社会,同时渴望有帆船出现,好让他回到喧嚣的社会去。即使是佛家或是到首阳山采薇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他们的离群索居也不是否弃社会,而是希望以自己的主张或思想来改变社会。在这里,我们看到,自我实现的社会意义说,把以人为本和与社会为本打通了。

生物哲学家雅各布·布洛诺夫斯基在《人的提升》中说:“人们在实现一己欲望和承认社会责任之间常常难以保持平衡。没有一种动物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即它既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又是一种个体的动物,只有人类才力图兼而为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动物。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如果说,我们承认蜜蜂和蚂蚁组成的“社会”是它们的生物学群体特性之一,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人的社会性:人在社会中自我实现的性质,是人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由此,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即使是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也是和谐的,是与卢梭时代的人本主义相区别的。我们将教育儿童永远地对社会有益,去寻找个人的深层次的幸福和快乐,去养成崇高的人格,但是,这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生本的全部意义。我们所说的生本,除了反映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在学校社会中的独立的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本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这也是教育对社会的根本贡献所在。

(选自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

1.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从康德的观点推论,人对美的享受的追求会使人乐于为社会服务。

B.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认为,自我实现必然投射到社会背景之中。作者赞同这种观点。

C.吴健雄墓志铭中“出世的方式”指的是潜心追寻科学规律,心不旁骛;“入世”指对社会深沉的爱。

D.作者用鲁宾逊“渴望有帆船出现,好让他回到喧嚣的社会去”这个事例论证自我实现要让位给回归社会。

E.作者用佛家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的例子论证,否弃社会是达不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的。

2.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卢梭的人本主义是反封建的产物,对它的批判是不合现代进步潮流的。

B.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为本,这一点与人本主义不同。

C.具有社会意义的自我实现才能带来的真正的快乐和高峰体验。

D.卢梭的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人的外部地位,与此相反,以人为关注的是人的本质需求。

3.本文所说的以人为本与卢梭的人本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

                                                                              

                                                                               

4.根据本文所述,生本包含哪几方面的意义?(4分)

                                                                              

                                                                               

 

1.AC 2.C 3.本文的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相和谐(在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也是和谐的),而卢梭的人本主义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在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会引起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4.①反映学生的利益,学生在学校社会中的独立的自主的存在。 ②教育儿童寻找个人深层次的幸福和快乐,去养成崇高的人格,是他们的幸福和快乐与社会和谐一致。 ③发挥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 【解析】 1.B.“自我实现必然投射到社会背景之中”不是马斯洛的观点,作者也没认可“必然投射”。D.论证“自我实现必须投影到社会背景之中,才有意义,主体才能因此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高峰体验”。E.“他们的离群索居也不是否弃社会”。 2.A“对它的批判是不合现代进步潮流的”不对。B以人为本不排斥以个人为本,但又不局限于以个人为本。D以人为本固然着眼于人的本质需求、人的发展,然而也关注人的外部地位。 3.每点2分,共4分。 4.答对两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每空1分,多做则按前3题计分,共6分。)

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⑵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①(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①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

(1)《回乡偶书》的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3分)

                                                                           

                                                                          

(2)这两首诗的尾联中都有一个“笑”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                        及:等到

C.或劝以少休                          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造:建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3.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分)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2)翻译下面语句(6分)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3分)

                                                                                  

②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3分)

                                                                          

 

查看答案

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逆境激发起人开发时效的紧迫感

②处于顺境的人往往八方应酬,事务缠身,不免杂事相扰,难以排除无效时间,降低了时间的使用效率

③而且逆境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更大的时间安排灵活性,更好地促人去珍惜利用

④相比而言,身处逆境却有时间优势,置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不顾,集中精力思索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今年的“胡润百富榜”日前在北京公布,张茵家族以330亿的财富成为中国2009年度第二首富。

C.宋绍圣元年,中国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惠州,对惠州西湖高度赞扬,并资助建设西湖,曾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感人的诗篇。

D.这部大片可谓阵容鼎盛、星光熠熠,有的明星甚至放弃了别的高酬金的演出邀请,而在本片中饰演不起眼的角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