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说品味
董桥
①中国化学家张子高业余收藏古墨出名,藏品近千方,其中不少是明清墨中至宝,写过多篇考证古墨的文章。难怪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职业和趣味竟如绿叶配牡丹,很难得。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有这分福气,他一生游历不少山川,《平郊建筑杂录》里提到他和夫人林徽因1923率在游香山途中发现杏子口山询南北两崖上的三座小小石佛龛、。几块青石板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霜,石雕的南来风貌依稀可辨,说是“虽然很小,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镶在碧澄澄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一种神秘的快感和美感”。建筑家有这样的领会,梁思成名之为“建筑意”。
②“意”,不太容易言使,等于品味、癖好之微妙,总是蕴涵一点“趣”的神韵,属于纯主观的爱恶,玄虚不可方物,如声色之醉人,几乎不能理喻。袁宏道所谓“世人所难得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中、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一心追求高级文化之神情旨趣,恐怕变得有身如桎,有心如棘,入理愈深,去趣愈远,终致身价太高而找不到市场出路。张岱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跟大学问家的心境虽然不同,但断非胸元丘壑,一俗到底,不然明亡后他又何苦入山著书?萧伯纳说凯萨有“知卵有?趣:,所以一生毫无发明,更无道德勇气。萧翁此论当不得真,他只是在故意挖苦西方用其人的“趣味”判斯其人的精神境界之标准。
③品味跟精神境界当然分不开,可惜庸俗商业社会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化成“交换价值”, 视之如同“成品”, 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陈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非博士,也非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就难了!梁大怒,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由此可知梁任公学问、胸襟跟曹云祥不同:前者知趣,后者乏味;明乎此则会心微笑可也!
④懂得看破功利社会怪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品味”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趣。在这样精致的按钮时代里,没有一点品味的人注定寂寞。品无高下,要在一“巧”字耳!美国有个Dna Hurle;y专写一分钟小说,他有一篇小说的故事说一位汉子半生潦倒,事业屡试屡败,终于决心放弃追求成功,转而向世人袒露心中的失败意识,开设一家招叫“温啤酒坏食品”的馆子;岂料人人看了大为赞赏,都说他至情至世,天下一怪,馆子客似云来,汉子从此腾达了。说知趣,说品味,这个人算是正等正觉最上乘了;计穷虑迫、心机震撼之后灵机畅通,既不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速流,结果性情和生计都保住了。所谓“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他深谙此趣。
⑤虽说“花不可以无蝶”、“石不可以无苔”,到底“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花圆”;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昧;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知识可旧可新,可中可西,可真迹,可复制,不必僵持,也不一定都能化成力量,却大半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张子高耽悦古墨,梁思成醉心山川,张石公酷爱繁华;说是求“知”求“趣”,实际上也流露出他们对人性的无限体贴。品味僳是可以这样调节出来的。
(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有删改)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6分)
(1)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
(2)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
2.本文第二自然段的语言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
3.第四自然段弓l述美国小说中的故事有何作用?(4分)
4.作者认为“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味;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结合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吾师道也, 。(《师说》)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阿房宫赋》)
(3)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诗经·氓》)
(4)皇览揆余初度兮, 。(《离骚》)
(5)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萧统编撰的《 》。
(6)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是 (流派)代表作家马尔壳斯的作品。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莎行
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注:吕碧城,晚清四大女词人之一,一生坎坷波折,先后投身于报纸编辑、女子教育等社会活动,充满强烈的爱国热忱。此词作于1902年,词人时年20岁。
1.“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2.这是一首人生应时感怀之作,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怎样来表现“愁恨”之重的?(4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日:“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日:“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琏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日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肉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征雅有经国之才 雅:一向。
B.皆称朕意 称:符合。
C.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加:超过。
D.遂其所尚 遂:于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征“坦率耿直”的一组是 ( )
①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②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③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④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⑤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
⑥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④⑨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与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
B.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
C.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
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
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自 其 逝 也 虽 过 莫 彰 朕 岂 独 有 非 于 往 时 而 皆 是 于 兹 日 故 亦 庶 僚 苟 顺,难 触 龙 鳞 者 欤。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4分)
译文:
②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4分)
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画的起源,不用详谈。初民怎么画,只要看小孩怎么画就会明白。画很简单,可是要有新鲜的趣味。看见什么就画什么,生活里面遇到什么,就随手画、刻到墙上,这是很自然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自从绘画成熟以后,形体逐渐地准确了,颜色也逐渐地丰富了。绘画成熟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估计往往是不对的。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可以看到这一点。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古代的文化,从商周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毁灭性的破坏,使后世无法看到。古代的绘画十分脆弱。一种是画在墙上,以为墙是结实的,但随着墙的毁坏,画坦没有了。画在帛上的也不延年。唐宋人没见过古代的绘画,只看过武梁祠画像,根据这些推测判断汉朝绘画,以为汉朝绘画就是这样的。这样推论的起点太低了。近代发现了汉朝墓壁里的壁画,大家的看法才有所改观,觉得从前的推测是错的。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画,使人看到出丧幡上的帛画,精致板了,比武梁祠的画不知高出多少倍。人们看到马王堆的帛画,无不惊诧变色,这才知道古代绘画水平已达到什么地步。我们应该以这(西汉初年)作为起点,往上推溯商周绘画应该有什么样的成就。看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以后,有人说,我们的绘画史应重新写,已写出的全错了。
今天我们研究古代绘画,有这么丰富的材料,但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看法,这才能进行研究。看法和起点要是错了,研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唐以前和唐人的好画,多画在墙壁上,大多数已随着建筑物的毁坏而无存了。幸亏西北有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首先是敦煌,敦煌壁画给我们提供了板丰富的宝贵的材料。敦煌许多画在绸帛上的画被外国人掠夺走了。现在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即使是零块。都是非常精美的。这些东西的保存,对今天探讨古代绘画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现在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画算是唐代或唐以前的呢?有。但这些画事实上都是经过第二手摹下来的,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即使画稿、形象是某名家的作品,但画上的墨迹也不是作者本人的。古代没有别的办法,幸亏摹下副本,否则今天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宋朝人的画,多半是室内装饰品,很大的大张挂在屋里,比画在墙上进了一步。到了元朝以后出现一种文人画——案头玩赏的小品。墙壁上的画,实际上和装饰画是一派。文人案头画是一派,对这一派也有许多争论,但它也有它的新趣味,不能一笔抹杀。这一种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宋朝已经开始了,如苏东坡喜欢随便画点竹子,画树、画块石头。现在还有一件真迹,树画一个圈,底下是石头。按照画家的要求,这画画得非常外行。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笔道七扭八歪。这是文人游戏的笔墨。到了元朝才逐渐出现精美的丈人画,影响一直到现在。这一派,这种创作方法,至今尚占很大的比重。
1.下列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最早的画就像小孩子的画一样只是古人即兴和随意之作。
B.初民的绘画虽然简单,但绘画的动机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
C.绘画形体的准确、颜色的丰富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成熟。
D.通观画的源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熟的起点是西汉初年。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朝墓壁上壁画的发现,否定了人们以前的推测,绘画史重写成为必然。
B.唐或唐以前流传下来的古画其实是古人的摹本,而非原创者的真迹。
C.敦煌壁画是少有的仅存于世的好画,为中国古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D.文人案头画的风格颇有新的趣味,此种创作方法一直影响至今。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马王堆帛画的精美程度来看,帛画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墙上的壁画。
B.武梁祠和马王堆的帛画同属汉代,但同一时代的绘画水平却参差不齐。
C.有了日趋丰富的古代绘画研究材料,对古画研究的结论就会更加准确。
D.东坡、米芾一类的文人案头画笔法粗劣,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值一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今年年初,我国出现大面积的持续低温天气,为我国湖南、湖北等地的早稻以及东北水稻、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B.英国广播公司称,古巴的经济过去两年陷入严重危机,其主要出口物质镍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旅游业也十分不景气。
C.虽然中考状元杨晋川成绩顶呱呱,但因今后的升学压力,也报读了数理化补习班和英语兴趣班,所以暑假也过得有些“累”。
D.甘肃省人大常委会8月份完成的《草原生态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不但91%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近150万亩的速度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