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数呼客返,辄不应。客复把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5分)
(2)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这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千秋也。
(5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麻姑观瀑记
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天际,下属崖壁,皓然一色。予诧曰:“雷也”。客又日:‘作也” 夫雷必雨俱,而雪非江寒不有。今方霁矣,而时则暑也,胡为乎雪乎?彼轰然者何也?更前数十步观之,非雪也,瀑也,其声则瀑之坠石而春子崖壑之间也。予之言谬矣。
时予酣不自己,乃逐蹑微磴下,猿引贯丛石,抵溪之受瀑处,欲细观其曲折。至则寒思扑面,俄顷侵肌骨。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余气作烟雨数十丈,盘舞喷薄,天日为噎。崖下苔矾层错,奔涛疾激,稍失足,且逐浪去。予数呼客返,辄不应。客复把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予见其髯额张动,亦终不闻其语,乃大笑。
既退,语客:“予于霁知其不为雷,于暑知其不为雪。万一过此,而适当冥晦与夫阴凝栗烈之候,雷与雪亦乌可辨哉?夫雷以气震,非著鼓钟兄吾之有质可名;而雨之结为雪,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予言果谬哉?”客笑不复应。
是山之奇以泉,泉以瀑。当隆、万时,守相有爱而振之者,更为亭台花石之属点染之,观益壮。杖履冠盖,晨夕交道路。至于今而残坏极矣,向所玩者,委诸宿莽,而不可问矣,仅盘石间一古柳亦且斩艾不留余蘖,山之兴废则有时哉。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亭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干秋也。夫果千秋也,则数岁数十岁之兴废,直未足以喧寂之矣。
是日,境甚幽,观甚晰。所谓客,赵子淳生、玉衡,凡三人。
(选自明代徐芳《悬榻编》,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予之言谬矣谬:错误 |
B.时予酣不自已酣:畅快 |
C.余气作烟雨数十丈作:兴起 |
D.向所玩者,委诸宿莽委:丢弃 |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描述麻姑瀑布“声如雷”和“形似雪”的一组是(3分)( )
A.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至则寒风扑面,俄顷侵肌骨 |
B.予见鬂其颊张动,亦终不闻其语有物摇扬天孙,下至崖壁,皓然一色 |
C.其声则瀑之坠石而春于崖壑之间也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 |
D.崖下石矶层错,奔涛疾激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后项是(3分) ( )
A.这篇游记比喻生动,绘声绘色,将麻姑瀑布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文章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
B.作者在麻姑欣赏到瀑布美景,很是喜欢,想走到近处仔细观赏,途中还看到猿猴在山石间攀援穿行 |
C.观瀑归来,作者向客人指出,瀑布声如雷,形似雪的说法有些道理。如果赶上天气晦暗,阴冷结冰寒风刺骨的日子,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
D.麻姑瀑布闻名于世,一时游人络绎不绝。而今亭台残坏,游客稀少,而泉瀑不因人事而废替,依然气势恢宏。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感冒”一词竟是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原来,“感
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笔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从官场发源,“感冒”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1.下列对“害肚历”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害肚历”相传是宋代馆阁官员们择请假簿的俗称。馆阁中的官员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腹肚不安,免宿”一句,“害肚历”由此得名。 |
B.“害肚历”的来历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人详细的说明,为后人考察“害肚历”一词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
C.“害肚历”上请假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腹肚不安”不一定真的是身体有病,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括辞。 |
D.“害肚历”一词的出现和宋代馆阁以及馆阁官员的关系密切,这个名称被南宋的陈鹄戏谑地改称为“感风簿”。 |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感冒”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流行病,可是在任何一部典籍中都找不到“感冒”一词。作者考证发现,“感冒”最早是一个官场术语。 |
B.宋代设置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事务的机构,通称“馆阁”,这是“害肚历”一词产生的场所。 |
C.南宋“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将复杂疾病病源分为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
D.北宋时期,“害肚历”一词出现:南宋时期,“感风簿”一词开始风靡官场;清代,演变成了“感冒假”。 |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鹄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感风簿”一词的由来。看来“害肚历”对陈鹄创造“感风簿”一词有一定的启发。 |
B.陈无择将复杂的疾病分为三种,虽难能可贵,但不是很科学。例如我们今天常说的“抑郁症”“传染病”等便无法归入其中。 |
C.“感冒”一词最开始是官场专用语,意思是感我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但很快就成为医学术语,为我们所熟知。 |
D.“感冒”一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词,因而它有趣的来历被遗忘了。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有的人性如钢针,遇到墙壁,不是破壁而入,就是尖断身折;有的人性如藤蔓,遇到墙壁,不是傍壁而生,就是绕壁而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28题(10分)
今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论语》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在古昔,则胄子①之教,典于后夔②;大学之事,董于乐正。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不自孔子始矣。荀子说其效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故乐行而志清,札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此之谓也。故子在齐闻《韶》,则“三月不知肉味”。而《韶》乐之作,虽挈壶之童子,其视精,其形端。音乐之感人,其效有如此者。
且孔子之教人,于诗乐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习礼于树下,言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使门弟子言志,独与曾点。点之言曰:“莫春者,春眼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观之,则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者可知矣。
注:①胄子:古代指继位的长子。②后夔:传说是舜时的乐官。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其教人也(然而)/ 无若宋人然(……的样子)
B、兴于诗(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C、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用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且)
D、浴乎沂,风乎舞雩(在)/ 知不可乎骤得(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2.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句话可译为“从切近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3.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和荀子的言论,主要是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来阐述“诗”、“乐”的教化作用。(3分)
4.作者认为孔子在教育中十分重视“美育”,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中的依据。(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4题(20分)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①。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②,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兒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豫贾:事先定价。这句话的意思是市场上买卖公平。②尺籍:即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1.《史记》中的“列传”主要记载的是________。(1分)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 (2)子其治事矣( ) (3)不私其父(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 B、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B、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2)废法纵罪,非忠也
6.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循吏”的主要特征。(2分)
7.节选的文字在塑造人物时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