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寻求挫败 张晓风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寻求被征服被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寻求挫败   张晓风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寻求被征服被震慑被并吞的喜悦。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的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一种极幸福的际遇。

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稣,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隐。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受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愚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慕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矛盾篇二》)

1.文章开头举了独孤求败和贾宝玉两个例子,作者意在各自说明什么道理?(4分)

2.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4分)

3.文章说:“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 “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6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张晓风用自己的感受和古今中外多个故事片断,引导着我们思考自然人世、身心内外,似乎有悖于常理,却道出了人生真理。

   B.寻求挫败,寻求被征服,这个征服者在张晓风看来是个可实可虚的概念。作者将虚实事物熔于一炉,笔法开阔。

   C.第⑥段列举耶稣、李靖、孙中山三位英雄的事例,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格,强调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才是生的悲剧。

   D.文章的前半部分较为显露地点出几种哲思 ,后半部分潜在着几种思考。

   E.比张晓风早十几年的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张晓风的散文有一种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我寻求挫败》一文印证了这一点。

 

 1.(1)孤独求败的例子意在说明没有挫败就令人感到异常孤独,精神痛苦。(2分)(意思对即可)    (2)贾宝玉的例子意在说明挫败可以带来更大的幸福和意外的惊喜,获得最醇美的真爱情。(2分)(意思对即可) 2.(1)不断遇到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不断获得更大的幸福,更快乐的事。(意思对即可)(2分)    (2)让我能更彻底的败溃,彻底被征服,心甘情愿的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意思对 即可)(2分) 3.(1)“这份绝望”指的是投身在宇宙的伟大之下,感到人类永远无法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意思对即可)(2分)    (2)“兴奋昂扬”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征服自然,永世不能追慕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但都会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中兴起虔诚的服输和难忘的大喜悦的激动。(意思对即可)(4分) 4.CD 【解析】 1.无 2.无 3.无 4.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b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也在时间上体现了国家意识。

      B.“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晴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

      C.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D.我国岁时节日“节物”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实用的与审美的。这二者又是与人及自然密切相连的。

2.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3分)

答:异:                                                                                                                                                                         

     同:

3.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3分)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五句)(5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___________________       _,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4)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5)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6)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6分)

清平乐   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  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王安国,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一生不得志;②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4分)

   (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请简要分析。(2分)

 

查看答案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3分)

   (2)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3分)

   (3)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义 田 记

 [宋]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予尝爱晏子好仁,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居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谓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屏而家居俟代者                     屏:摒弃

      B.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达到 

      C.彰君之赐乎                        彰:使……显著

      D.予尝爱晏子好仁                      爱:仰慕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①是隐君之赐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①其规模远举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①操壶瓢为沟中瘠者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作者敬重范文正公“义举”的一项是       (    )

①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②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③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④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⑤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    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A.①②③     .④⑤⑥          .①②⑤          . 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述了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抱负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乐善好施、救济族中穷人的事迹。

B.范仲淹存有购置“义田”的志向二十年,但终其一生贫穷,只得以“施贫活族”传给子孙,由子孙实现他的理想。

C.作者认为范仲淹办“义田”的举措比晏子更接近孟子的要求,并且他的做法似高明、更有远见。

D.本文赞扬范仲淹义举的同时,也斥责了那些身居高位、享受厚禄却只顾自己的达官贵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