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适当的句子。(6分)
① 。据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对207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5.7%的人在生活中有较多手写机会,74.2%的人表示手写机会不多,其中23.6%的人手写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
② ?调查中,71.4%的人认为这会削弱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64.5%的人觉得后果是“书法艺术会趋于消亡”;56.0%的人认为“写作者的个性无从体现”。同时,也有7.9%的人觉得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中国人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永清指出,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手写体不会占主导地位,但
③ 。以后用硬笔书写可能会和现在写毛笔字一样,被当做一种艺术,因为那时大家都不太用硬笔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地震预报纳入法律 群测群防停止 不可测论成思路
“如果获得中国地震局哪怕有限的支持,玉树地震完全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4月27日上午,在 北京“全国灾害预测方法研讨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顾问陈一文的一席话得到了与会50多位专家几乎一致的认可。
此次地震局遭遇质疑始于4月14日。
和汶川地震一样,震前地震局没有给出任何预警。地震发生后,青海地震局预报部门成立应急预案,对地震的下一步趋势进行研判和会商,正在会商期间,7.1级强震发生。
随着地震伤亡人数的扩大,网民们对地震局的质疑开始升级。从其基本的职能步步深入到其财政预算的使用。
这不是地震局第一次遭遇质疑。两年前的汶川地震后,网友在伤痛、震惊之余不无疑惑,质疑、指责地震局的声音甚嚣尘上,不少网友认为是地震局玩忽职守,忽视了震前预兆,甚至怀疑地震局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有意不发出预报。
曾经的地震局被寄予过厚望,周总理曾亲切嘱托:“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1953年11月,新中国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
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总理提出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群测群防的地震方针。这一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地震预防的主导思想。
1970年,周恩来委托李四光担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组长。
1971年8月,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1998年,国家地震局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据介绍,地震局曾经准确预报过20多次地震,尤其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地震局的工作思路和我国地震预报制度,逐渐发生了改变。
1997年,《防震减灾法》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地震预报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群测群防的政策基本停止。
2006年7月,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发表文章称,地震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难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陈一文认为,“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为地震不可测论调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了地震局工作日后的指导思想。”
“地震是可测的。1975年海城地震,测出来了,也报出来了;唐山地震时汪成民创造的‘青龙奇迹’,联合国授的奖,能否认吗?还有汶川地震前,耿庆国也提前报给了地震局;汶川地震,钱复业对时间、震级都做了准确的预报,只是定不了地点,但也汇报给地震局了。”中国科学院工程质量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李世辉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显得很激动。
“地震局彻底西化,这地震不可测的深层次问题。”地震预测专家任振球这样认为。
地震局预测专家汪成民也认为,我国的地震预测成绩是辉煌的,曾经是高于世界水平的,现在反过来,要跟国外学,这很不正常。
据陈一文介绍,地震局体系内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出现多大的地震灾害,死了多少人,跟地震局都没有关系,因为地震不可预测。”
陈一文进而透露,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与“地震预报”直接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地震预测”研究项目、经费支持、现有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的维护、更新与支持,全部被认为是以后某世纪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而不是当代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工作。“而且在地震局系统内所有坚持搞地震预测的人,等于被边缘化了。”
地震预警汇报流程也被一些网友认为并不科学。据介绍,地震局系统现在的预测流程是,由设在全国各地的地震监测台站,将监测的数据统一报到省一级地震局,省一级地震局研究后,根据情况,确定不同级别,然后送国家地震局,在国家地震局台网中心会商后,再送到地震预报预测中心,地震预报预测中心组织会商后,然后上报中央。
一位网友说,等中央开完会,地震都震完了。
面对网友和老专家的质疑,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地震局选择了沉默。
(文章来源:2010年5月6日搜狐网。有删改。)
1.根据文本,质疑方对中国地震局的质疑有哪几个方面?请分条概括说明。(5分)
2.这篇新闻回顾了新中国地震研究的发展历程,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3.有人认为,这篇新闻报道对事实的态度倾向于质疑方,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最震撼心灵的还是都江堰
赵新芳
我有幸走进川蜀之地,最震撼心灵的还是都江堰!
与之相比,三星堆虽神奇,但却是那样地令人费解;峨嵋虽秀,但总笼罩在茫茫云雾中,且显得那样的吝啬;武侯祠虽圣,却难免带些战争文化色彩;就是堪称“世界第一”的乐山大佛,虽大气、庄严,也过于玄妙、虚幻!只有集物质与精神、人文与自然于一体的都江堰,才称得上是人类杰作,旷世亘古!
一
我看到的都江堰是建立在岷江上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从现在的视角,单就这项水利工程而言也不能称其为“大”,它主要由宝瓶口、飞沙堰、鱼嘴三部分组成。之所以又称其为“大”,主要在于它修凿于2260年前的“刀耕火种”年代;在于它一直延续2260年而永不衰败,这与早已荒废的世界同时水利工程如“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相比,更彰显出它的恒久性。自从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蜀中盆地的自流灌溉,才有了成都平原上驯服的岷江,才有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才有了蜀人生生不息乃至近代对中华民族上亿人口的贡献。
二
千年都江堰,时时刻刻都在毫不吝啬地向人们展示着她的“科学巨人”风釆,而这个“科学巨人”的内涵就是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就是“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就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鸟瞰都江堰全景,就不难发现,整个工程的选址竟是那样巧妙、科学。都江堰虽没有巍巍大坝,但其作用却胜似任何大坝;都江堰的工程虽然显得散落不齐整,但其内应力却十分巨大而统一。其人势、地势、山势、水势浑然天成,其“疏、堵、合、制”无不相得益彰。由此可见当年那个“总设计师”、“总工头”——李冰是多么详实地掌握了一手资料,又是多么地聪颖和智慧。我不禁联想到近现代的一些水利工程,大多都是在“人定胜天”思想的指导下,采用高筑坝“堵”的方式建设的,往往完工不久就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如三门峡水利工程,短短几十年就丧失大多功能。还有我们祖国山河上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水库,究竟利也、弊也?更须拭目以待。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虽然现代化程度、科技含量很高,效益也巨大,但其投入产出之比,和古老的都江堰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是有待观察,真希望它能经得起百年乃至千年的考验!
三
都江堰从远古走来,一路高歌,一路风尘。
在都江堰建成使用近400年时,中国的本土教派一一道教在其相望的青城山悄然诞生了,这绝对不是一种偶然。应该说是青城山孕育了道教,而都江堰又丰富了道教内涵,或者说是道教的一个具体实践,道家所崇尚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自然、生命、和谐、发展”的宗旨,难道在都江堰体现的还不够淋漓尽致吗?
由都江堰派生、引申出来的“实事求是”“崇尚科学”“尊重规律”的文化,也和其分流出的江水一样无时不在滋润着川蜀大地,哺育着一代代儿女,同时也造就着无数个英雄。
站在一个个历代“堰功”塑像前,如:丁宝祯、诸葛亮等,我不禁思索着:创造都江堰者李冰也,而光大都江堰者,乃历代“堰功”也。都江堰由最初的“灌溉三郡”数万亩良田到今天的数千万亩,都是一代代官吏带领川蜀人民通过“岁修”逐步完善发展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都江堰不论和平还是战乱,不论什么朝代、什么制度,从来都是“官办”。从没有人敢据为己有,这就促使着历代地方各级官员要不断地“勤政”“施政”。纵观川蜀历史,就不难发现这里仅在唐末宋初发生过一次农民起义。而且还主要是外部因素引起的,这不能说不与当地社会矛盾的相对缓和有关系。
在即将收笔之时,我情不自禁地站起身
向都江堰的缔造者李冰先人深鞠躬!
向都江堰的历代“堰功”们深鞠躬!!
向千百年来修建、完善都江堰的川蜀人民深鞠躬!!!
(《散文百家》2007年12期,有删减)1.作者对都江堰推崇备至:“只有集物质与精神、人文与自然于一体的都江堰,才称得上是人类杰作,旷世亘古!”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都江堰有哪些精神、人文的内涵。(5分)
2.本文第2段突出运用了一组对比,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组对比分别突出了都江堰怎样的特点,并说明其在文的作用。(4分)
3.结合本文,联系现实,谈谈千年都江堰给人类的启示。(6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
季剑青
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典由于文字和时代的暌隔,往往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为了使经典成为一般读者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前辈学者做出了卓越的努力。
1938年,朱自清受杨振声的嘱托,开始写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教科书。此后几年,在昆明和成都以及来往于两地的旅途中,朱自清一直没有停下这本书的写作,1942年以《经典常谈》为题终于出版,几年间仅在文光书店就印了五次。季镇淮称赞它“言之有据,深入浅出,意无不达,雅俗共赏,运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史内容,令人读之不厌”。
同样致力于经典普及工作的还有钱穆。上世纪50年代,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讲学时,即有意写一部通俗的《论语》注解,使初中以上学生人人能读。钱穆早年就著有《论语文解》、《论语要略》,对先秦诸子特别是《论语》浸淫日久,用力甚深,写这样一部书本来并不是难事。然而钱穆反复斟酌体例和文体,数易其稿,直到1963年才最后写定,题为《论语新解》。对于一部通俗著作如此用心经营,不能不让人感慨于前辈学者的严谨与认真。
这样一种严谨与认真的态度,归根结底,仍是出于对经典怀有的敬意。钱穆在《论语新解》的序言中谦逊地表示:“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换句话说,钱穆并非要在《论语新解》中贩卖一己的“心得”,而是备采前人的各家学说,加以申述,给读者以最为通达简要的知识,目的仍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
在后来撰著的《孔子传》中,钱穆更是明确地希望读者借助此书,继而“进读《论语》以及其他先秦古籍”,不要认为读了此书,就以为“对孔子了解尽其能事”。其实朱自清写《经典常谈》,也是同样的用意,他希望读者把这本书当做一条船,借它“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钱穆和朱自清都认识到,经典普及工作并不能代替经典本身,它们的意义是让读者亲近经典,接触经典。经典的普及不是把经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为当下实用的知识,而是充当灯塔和航船,把读者的心灵引入到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去。这就是朱自清所说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怀抱着如此庄严崇高的宗旨,下笔临文时自然不会苟且轻慢。
也正因为此,他们也就不会随便迁就和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不会为了书的好卖而牺牲了经典的尊严。钱穆在写《论语新解》的时候,本来为了通俗,打算全部用白话,然而写了四分之一就后悔了,推倒重来。因为《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如果全用白话来阐释宏深的义理,一味追求浅显,就像“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所以最终改成了浅易的文言,只是在每一章的结尾,用白话对全文做一个翻译。
自然,这一切都要求作者本人对经典要了然于心,了然于手与口。有如此的热忱,又有如此的学力,《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才成了新的经典。只是如今,有心、也有能力做这样工作的学者,已经很难见到了。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一般人对经典的理解有困难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
B.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既申述了前人的各家学说,又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见解,目的就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 |
C.《经典常谈》与《论语新解》虽是通俗著作,但都成了新的经典。 |
D.钱穆认为用浅易的文言写《论语新解》,就好比拿嚼过的米饭来哺喂他人。 |
E.钱穆希望读者能借助《论语新解》,进一步阅读《论语》及其他先秦经典。
2.下列对“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训练不能取代经典本身。 |
B.这句话是对学术通俗化和庸俗化的批判。 |
C.经典训练是读者理解经典,感受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
D.经典训练的宗旨是要让读者接受经典的精神滋养,使文化传统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
3.关于“经典的普及”,文章针砭的时弊有哪些?(4分)
4.《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为什么能成为新的经典?请根据文意回答。(4分)
补写处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论语》)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
(苏轼《赤壁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旁宫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赠可行弟
许有壬(元)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细。南坡一室小如舟,都敛尽,山林清致。
竹帘半卷,柴门不闭,好个暮春天气。长安多少晓鸡声,管不到、江南春睡。
(1)这首词的上片前三句是如何描写南坡小室生活环境的?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3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赏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