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宇,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癖好(pǐ) 罪愆(qiǎn) 侦察...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宇,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癖好(pǐ)    罪愆(qiǎn)    侦察(zhēng)    沁人肺腑(qìn)

  B.黯淡(àn)    撮起(cuō)     央浼(měi)      矫揉造作(jiǎo)

  C.寒伧(chen)  瘦削(xuē)     砧板(zhēn)     素昧平生(mèi)

  D.蹩进(bié)   手拎(1īn)     铺盖(pū)       遒劲有力(jìng)

 

A 【解析】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作家说,一个人要有伟大的胸怀和眼光,这样才可能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但我们的心总在路上,这样你即使身居陋室,心却能在千山之外。最可怕的是身体在路上,心却在牢笼中!

请以“心在千山外”为题写一篇作文,自选文体,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写出合适的句子。(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1)               (2)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5个字。(4分)

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神奇的“天路”正成为海内外媒体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的战场。“每天要求采访的电话络绎不绝,人手少的时候接都接不过来。”驻扎在拉萨西藏宾馆的铁道部工作人员说。新华社在青海格尔木和西藏分别设立了采编平台,抽调近120名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据了解,除了铁路部门确认的600名媒体记者外,云集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国内外其它媒体记者也超过了400人。一场争夺观众、读者、网民眼球的新闻大战已经开始。

 

查看答案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给“甲型H1N1流感”下定义。(不超过60字)(3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人感染吊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它由几种猪身A型流感病毒中的一种引起。病毒在猪群中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类通常从感染的猪身上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然而,一些病例并没有猪接触史,或者未曾接触过猪所在的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发生了人际传播,但仍局限在密切接触者以及与病人同处在封闭的人群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2分)

死于美丽  中赋渔

       谁能想到,忠贞于爱情的新西兰椋鸟竟会因一位风流成性的国王的垂青,而全族覆灭。

       新西兰椋鸟的羽毛,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呜叫婉转缠绵、惹人爱怜。雄乌的喙像啄木鸟,可以啄开树皮,而雌鸟的喙细长弯曲,能够啄出藏在树缝里、雄鸟无法捕捉的小虫子。“夫妻”配合默契,形影不离。不知是因为它们的美丽,还是因为它们的如胶似漆,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把它们当做心中的神物。毛利人中还流行着这样的说法:知果新婚的男子梦到椋鸟,妻子就会怀孕,并且会生个女孩。在举行一些盛大仪式时,部落的酋长会用椋鸟来祭祀他们的神灵。

       毛利人与椋鸟相依相存。从公元950年他们的祖先库珀乘着独木舟来到新西兰起,到1840年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的这900年时间里,部落的祭祀并没有减少椋鸟的数量。可是——1840年,英国海军军官豪伯森率领舰队,耀武扬威来到了新西兰。英国人迫使毛利人酋长签下《威坦奇条约》,把这片土地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

       蜂拥而至的欧洲人焚烧森林,抢夺土地。失去了安身之地的椋鸟们盘旋在昔日的栖所,一时间一片悲鸣……

       然而健壮威武的毛利人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操起长矛,甚至用牙齿,向英国人发起攻击。毛利人前赴后继,到1872年战争结束,20多万毛利人剩下不到4万。而他们的神鸟,就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命运了。20世纪初一个英国国王的来访,终于给了新西兰椋鸟最后一击。

       声名狼藉的爱德华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长子,他继承王位不久,就访问了新西兰。欢迎他的人们,送给他一支美丽的椋鸟羽毛。这个风流的浪荡子,随手把羽毛插在了自己的帽子上。意想不到的是,用椋鸟羽毛装饰帽手,立刻成为风靡欧洲的时尚。

       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学家在森林里发现了最后一只已经死去的新西兰椋鸟,有人在它的尸骨旁立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再见,新西兰。

       与椋鸟同时告别新西兰的,还有一种名叫垂耳鸦的鸟。不过,椋鸟是因为它的美丽而死,垂耳鸦却是死于它的“丑陋”。和椋鸟一样,垂耳鸦的雄鸟也有像啄木鸟一样的喙,雌鸟的嘴也是细长而弯曲,它们同样形影不离地分工合作,只有在一只死后,另一只才会另觅配偶。可是垂耳鸦羽毛灰黑,“哇、哇”的呜叫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往往把它视作不祥之兆。人们讨厌它,只要看到,便立即猎杀。垂耳鸦东躲西藏,远离人类,可是随着森林被毁,垂耳鸦无处藏身,纷纷饿死。1907年,最后一只垂耳鸦在孤独中死去。

       一种物种因为美丽而消亡,另一种物种却因为丑陋而灭绝,这个地球,是人类主宰的地球,动物的生与死似乎一直由人类来定夺。

       更让人感慨的是,曾经用长矛、牙齿对抗异族入侵的毛利人,也有可能在本世纪末消亡。

       这一次,杀害他们的凶手不是西方的枪支弹药,而是西方的饮食及生活方法。面对这次入侵,毛利人毫无抗拒。医学专家分析说,一只汉堡包对毛利人的伤害要远比对白人大得多。日渐肥胖的,毛利人普遍患上了糖尿病。如果找不到有效解决糖尿病的办法,如果不能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就可能面临消亡的境地。

       毛利人以入梦的椋鸟来预兆生命的繁衍,椋鸟消失了,毛利人也会消失吗?

  (选自《人与自然》2009年12期,略有改动)

1.文中第二自然段写新西兰椋鸟的美丽有何作用?(4分)

2.本文写了死于美丽的椋鸟,为何还要写死于“丑陋”的垂耳鸦?(6分)

3. “面对这次人侵,毛利人毫无抗拒”,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6分)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死于美丽”的理解和思考。(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