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戆 子 记
【清】谢济世①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②。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③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④,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⑤,黠者眴⑥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⑦,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⑧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①谢济世:雍正年间官御史,因上书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而流放戍边。后来又因注释《大学》不遵循程朱理学,几乎处以死罪。清高宗乾隆登位后,曾做过地方官,不久遭谗言解任。②戆(zhuàng):刚直,憨直。③侑(yòu):劝人饮酒进食。④司阍(hūn):守门。⑤酡(tuó):酒后脸红。⑥眴(xuàn):用目光示意。⑦媒糵(niè):酝酿,比喻诬构陷害。⑧粱糗(qiǔ):干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辈兴阑矣 阑:残尽。
B.主人强颔之 颔:点头同意。
C.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伺:伺候。
D.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果:实现。
2.下列句子都能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A.②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奸的重要意义。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
D.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A.
B.
C.
D.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维,字摩诘,与孟浩然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其作品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以禅入诗,故有“诗佛”之称。
B.阮籍,魏晋诗人,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旨深远。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被认为是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她的词,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