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问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今年,在深圳的不少茶馆或者素食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问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今年,在深圳的不少茶馆或者素食馆,每天都有一群传统国学爱好者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听专家讲解《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深圳还有一部分企业家,出钱出力组织员工一起学国学,把国学修养作为考核员工的重要标准。

材料二:早在1998年,广州市五一小学就试行“读经”;湖北武汉大学早在4年前就创办了国学试验班。发展至今,中国大陆有100多个城市的800万孩子加入“读经”行列。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150字左右)(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示例:“国学热”持续升温。 (2)(8分) 示例一:我认为国学热升温是一件好事。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国学热升温体现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提升。其次,国学热升温体现了人们对当前日益泛滥的“拜金主义”“快餐文化”的反思,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视。再次,国学热升温可以加强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熏陶、渗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示例二:我认为运动式的“国学热”不可取。首先,国学的弘扬要依靠国民自觉性,国学素养的提高应当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其次,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存在有其特定的背景,在当代社会复兴国学,犹如刻舟求剑。再次,把国学通俗化、情趣化,以迎合观众心理、适应观众期待的国学热,只能使国学肤浅和庸俗。因此,我们要用平和、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国学 (观点明确1分,理由合理且不少于两点,得6分,能分点表述得1分) 【解析】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信  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具体资料后,再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

将军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了伏笔。

B.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他一种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造作。

D.文章结尾虽然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杀害自己。

E.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

2.请简要概括将军的形象特点。(4分)

3.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有人提议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我不赞成这种意见。因为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国学中除了有小学、经学、文学、史学、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容之外,还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军事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天文、地理、历法、算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农学、水利、工艺、建筑等实用技术科学的内容。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包括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和西学。

B.在本文作者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专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一种狭义的国学概念。

C.国学就是“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总称,内涵十分丰富复杂。

D.国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容,还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科学的内容。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国学,学术界历来就有争论,但作者认为,目前学者实际上已经取得一致的看法,达成共识。

B.近几年,在海外兴起一股中国热,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与广义的国学相同。

C.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D.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源和血脉,对此我们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开拓创新,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3.作者不赞成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的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①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尽心下》)

【注】①施:给予。②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言辞浅近,听者容易入身;含义深远,教育价值自然就大,孟子把它作为“善言”的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B.孟子所谓的“善道”有两条标准,一是理解掌握不难,二是施行运用的作用广大。

C.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注意自身的修养,从主动替别人耕田这样的小事做起,他就具有了君子的操守。

D.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很多,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2)根据文意,说说如何避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这一现象的产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复活》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女犯的脚差点儿碰到一只瓦灰鸽。那只鸽子拍拍翅膀飞起来,从女犯耳边飞过,给她送来一阵清风。女犯微微一笑,接着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长叹了一声。

这个女犯是谁?请简述造成她这个处境的不幸遭遇

(2)简述马斯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

答:第(    )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庭长在审理撬锁盗窃案时,装出一副大公无私的神气,像前一天一样向陪审人员详细解释和交待他们知道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的一些问题。

B.聂赫留朵夫怀着复杂激动的心情按约去米西(被认为是他的未婚妻)家赴宴。本来这里的豪华气派和高雅氛围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适。但今天他仿佛看透了每个人的本质,觉得样样可厌:柯尔查庚将军粗鲁得意;米西急于嫁人;公爵夫人装腔作势。他借故提前辞别。

C.“这是我在巴诺伏找到的,一张很旧的照片,说不定您会喜欢的。拿去吧!”

玛丝洛娃被关到监狱后,聂赫留朵夫去探望她,并且交给她一张老照片。玛丝洛娃含情脉脉地看着照片,甚至迷迷糊糊地想象着她当年是多么幸福,于是玛丝洛娃的心头涌上了对聂赫留朵夫的谅解,只是心不再受他欺骗。

D.聂赫留朵夫走之前,西蒙松找到他,叫他成全玛丝洛娃做他的妻子。但聂赫留朵夫说:“她有你这样的保护人,我很高兴……,这事全看她怎样了。”后西蒙松吻了聂赫留朵夫说道:“那我就这样告诉她。”便走了出去。后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见面了,叫她自己决定自己的婚事,玛丝洛娃陷入了两难境地。

E.聂赫留朵夫对律师说过,我们总以为检察官和一切司法人员是种新人、自由派的人,这就错了。聂赫留朵夫还同情地说他们就算原是这样的人,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这些官僚只能关心每月的二十号——发薪的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