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 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

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的特殊价值观,比如属于某个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同时,人总要与他人合作,所以还需要普世价值观。

当一种价值观落实为事实后,如果它能使人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对任何人的伤害又是最小化的话,那么,它就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就能够成为普世价值。以汶川震灾为例,汶川救灾的事实证明了患难与共的大家庭精神这一中国价值就是一种普世价值。理由很明显: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救助 有人把汶川救灾的成就说成是显示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可以想象,救灾英雄们恐怕很少读过奥古斯丁、康德、哈耶克等人的理论,恐怕也很少读过《圣经》、《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之类的书,英雄们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而不是西方心。

目前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不过是一个单调的价值体系,它仅仅体现了“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这个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缺乏全面应对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过分突出了“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这种价值观在理论上意味着没有一个他人是能够完全信任的,没有一个他人是绝对可以指望的,这会形成一种可怕的孤独。

个人权利绝对优先于责任、美德和情感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是一种误导。这种“权利为本”的价值观聚焦于捍卫个人自由。毫无疑问,捍卫个人权利是正当的,但是夸大个人权利的“为本”地位,就会导致漠视他人。这不仅导致他人的痛苦,更主要是导致自己的痛苦。

中国人较少变成孤独的存在,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相信他人就是生活意义,他人就是目标,他人就是方向。在他人那里有亲情、爱情、恩情、友谊、帮助、交流、同心同德、成功、光荣、怀念、快乐和幸福,也可能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迫害和陷害、失败和耻辱。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完全取决于准备与他人共享什么,这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如果说,西方现代价值观试图要解决的是“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护”的问题,那么,中国价值观则试图解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西方价值不是错误的,而是远远不够用的。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个人自由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好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好生活还需要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条件,比如那些被现代价值观所边缘化的传统价值,诸如美德、责任和情义等。忽视、贬低甚至排斥这些传统价值是现代人的灾难。

哪些中国价值能够成为普世价值,这需要事实的检验。最有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精神就是与他人共享幸福的原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典型的中国观念。一,天下意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为公,所以天下有难,匹夫有责。这是“责任为本”价值观。二,仁义意识。所谓仁,就是把他人看作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同时把自己看作是有担当的人,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我和他人都被塑造成可以依靠的人。这是“美德为本”价值观。三,家意识。家是情义之本,人以情造家,这是“情义为本”价值观

1.下列对“普世价值”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普世价值确保人们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和对人们的伤害最小化。

B.普世价值具有普遍性,它同样适用于特殊的群体。

C.汶川救灾的英雄们用行动诠释了患难与共的普世价值。

D.“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观并不具备普世的价值。

2.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权利绝对优先,因而责任、美德和情感等传统价值常被边缘化了。

B.解决复杂的现代社会问题,需要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与中国价值的兼容并蓄。

C.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传统价值与个人自由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

D.中国精神所倡导的与人共享幸福的原则,凝聚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因而成为一种普世价值。

3.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有哪些区别?请根据本文加以概述。(3分)

 

1.D 2.D 3.⑴西方现代价值观突出“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中国价值观关注的是“他人”,体现中国的传统智慧。 ⑵西方现代价值观是“权利为本”的体系,解决的是“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护”的问题;中国价值观则是解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 ⑶西方现代价值观是单调和片面的,常使人陷于孤独和痛苦;而中国价值观使中国人较少成为孤独的存在。 (本题3分。答案可考虑从基本内涵、针对问题、实际效用三方面作答。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3分。) 【解析】 1.无 2.无 3.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3分)

答:             

 

查看答案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⑴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离间马超、韩遂的故事。

⑵请简述《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故事。

选第(    )题

答:             

 

查看答案

填空题。(5分)

⑴琴想报考觉民和觉慧就读的外国语专门学校,但母亲没有同意她的要求。在失望中,琴随手翻动了《             》这本杂志,被其中《娜拉》的台词所鼓舞。(《家》)

⑵“大事却坏在他手里!那么,昨晚上对他开诚布公那番话,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这是吴荪甫最后惨败时的一段心理描写 文中的“他”指的是             。(《子夜》)

⑶“咱们这场决斗该有个条件:输家得听候赢家发落;只要不辱没游侠骑士的身份,他全得服从。”与堂吉诃德讲定这个条件并决斗的是假扮成             的参孙学士。(《堂吉诃德》)

⑷“几年以前,当本书作者去参观,或者不如说去探索圣母院的时候,在那两座钟塔之一的暗角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单词:’ANAΓKH。”这个希腊文的意思是“命运”,它是             (人名)刻下的。(《巴黎圣母院》)

⑸涅赫柳多夫去彼得堡之前,交给马斯洛娃一个信封,里边装着他从姑妈庄园带回来的             ,马斯洛娃见到它很开心。后来,马斯洛娃意识到自己一切的痛苦都是涅赫柳多夫造成的,对他的旧恨又涌上心头。(《复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苏幕遮•曲栏干

[清]吴藻

曲栏干,深院宇,依旧春来,依旧春又去;一片残红无著处,绿遍天涯,绿遍天涯树。

柳絮飞,萍叶聚,梅子黄时,梅子黄时雨;小令翻香词太絮,句句愁人,句句愁人处。

⑴这首词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3分)

答:                                                                     

⑵这首词运用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词的音乐性,请简要赏析。(3分)

答:              

 

查看答案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4分)

译:                                                                     

⑵食之,舍其半。(2分)

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