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组“梅、兰、菊、竹”水墨画,在竹画上方,作者书写了两句歌咏竹的联语,请在联语的每个空白处分别填上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表现竹子的品格(提示:字面既表现竹子本身的结构特征,却又语带双关,同时赋予竹子高洁的品质)
上联: 未出土时先 下联:到凌云处仍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15分)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叔同先生是作者的老师。他出身于富裕之家,青年时颇有才气,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他英俊潇洒,颇有风度,是当时上海一等的花花公子。 |
B.李叔同先生满怀爱国热情,奔赴日本留学,他全面钻研西洋艺术,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介绍西洋文明,亲自主演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目的是学成以后报效祖国。 |
C.李叔同先生回国后,身份变了,装束也变了;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这一变,表明他与西方思 |
D.李叔同先生的特性就是“认真”:认真做人,认真学道,认真学佛。即使在出家为僧之后,生活做事依然非常认真,如“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 |
E.作者对李叔同先生非常熟悉,选材得心应手,全文思路贯通。通过几次外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但是,结尾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表明作者对李叔同的出家非常失望,无比痛心。
2.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阶段论述的?(4分)
3.李叔同早年曾是热血的爱国青年,后来却出家为僧。对李先生出家的选择,请发表你的看法。(6分)
根据小说原著填空。(每处1分)(5分)
(1)杨仪在看了孔明留下的锦囊后,对魏延说:“你敢在马上连叫三声‘ ?’我便把汉中给你。“魏延张口便叫,话音未落,身后 答道:“ !”刀起刀落,将魏延斩于马下。原来这就是孔明临终安排的锦囊妙计。(《三国演义》)
(2)“好容易等了他来,今忽见反悔,便知他在贾府中得了消息,自然是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今若容他出去和贾琏说退亲,料那贾琏必无法可处,自己岂不无趣。一听贾琏要同他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出来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段中的“他”是指 ,而自杀的人是 。(《红楼梦》)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A.战乱时,张太太带着琴在高家避难,恐怖袭来,琴禁不住低声哭起来。大家包括张太太、觉民在内的人都认为琴是因为恐怖而哭,其实琴是悲伤而哭,悲伤她的梦景的破灭,悲伤她自己是一个脆弱的人。(《家》) |
B.“而且我已下定决心请求她,请求她做我的妻子。”西蒙松继续说道。晚上点名的时候,西蒙松告诉聂赫留朵夫他想与马斯洛娃结婚,聂赫留朵夫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痛苦,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能以与马斯洛娃结婚的方式来弥补对她犯下的罪过了。(《复活》) |
C.刚一到上海这“魔窟”,吴老太爷的“金童玉女”就变了。这“金童玉女”是指跟随吴老太爷来上避难的七少爷阿萱和二小姐芙芳,他们刚到这个喧嚣繁华的大都市,就贪婪地注视与询问周遭的新鲜事物。这让一直信奉昌帝君的《太上感应篇》的吴老太爷无法忍受。(《子夜》) |
D.堂吉诃德和桑丘来到埃布罗河边,见到“一只小船,船拴在岸边的一棵树上,船上既没有桨,也没有渔具”,堂吉诃德坚决认定“这条船是在召唤我上去,乘着它去援救某个骑士或者其他有难而又急需帮助的贵人”,而桑丘觉得“这条船并不是遭受魔法的人的船,而是一条渔船”。最终两人都没上船。(《堂吉诃德》) |
E、就在流浪汉围攻巴黎圣母院时, 甘果瓦被国王的巡逻队抓住,押到巴士底狱去见国王。甘果瓦好不容易脱身之后,赶快奔向圣昂图纳街,在广场中央石头十字架下的台阶上,找到了早已等候在那儿的弗洛德。他们利用流浪汉的口令“小刀在闲荡”和钟楼的钥匙顺利进入圣母院,并骗出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6分)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分别体现了孔子和孟子对天下局势治乱的态度。 |
B.孔子认为国家的政治不应该由大夫来掌握,而应该由平民执行,体现了他民主的思想。 |
C.孔子认为国家的大事如果由诸侯来掌握是很危险的事情。 |
D.孟子认为道是不应该为人的喜恶而随意改变的。 |
(2)用自己的话评论一下这两段文字中孔子和孟子观点的差异。(3分)
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二首(其一)
[宋]孔文仲①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②缩羽翰。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
注: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罢官。②苍鹯(zhān):一种猛禽。③汍澜:流泪的样子。
三、四联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