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这则应用文在格式、书写、表达上不合理,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招领启示
各位同学们:
本人于5月16日下午3:30在学校运动场看台上捡到皮夹一只,内有物品若干,请失主速与高三(1)班王宁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2010年5月16日
高三(1)班王宁
①:
②:
③:
④: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窗外的大树
周有光
我在85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看报,看书,写杂文。
小书室只有9平方米,放了一顶上接天花板的大书架,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所余空间就很少了。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过着我们的恬静晚年。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
人家都说我的书室太小。我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有人要我写“我的书斋”。我有书而无斋,便写了一篇《有书无斋记》
我的坐椅旁边有一个放文件的小红木柜,是旧家偶然保存下来的遗产。
我的小书桌桌面已经风化,有时会刺痛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胶贴补,光滑无刺,修初成功。古人顽石补天,我用透明胶贴删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翻版。
一位女客来临,见到这个情景就说,精致的红木柜,陪衬着破烂的小书桌,古今相映,记录了你家的百年沧桑。
顽石补天是我的得意之处。我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裤子破了无法补,急中生智,用橡皮胶布贴补,非常实用。
林彪死后,我们“五七干校”全都回北京了。我把橡皮胶贴补的裤子给我老伴看,引得一家老小哈哈大笑!
聂绀弩在一次开会时见到我的裤子,作诗曰:“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
我的小室窗户只有一米多见方。窗户向北,“亮光”能进来,“太阳”进不来。
窗外有一棵泡桐树,20多年前只是普通大小,由于不作截枝整修,听其自然生长,年年横向蔓延,长成了荫蔽对面楼房的蓬松大树。
我向窗外抬头观望,它不像是一棵大树,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落,一棵大树自成天地,独创一个大树世界。
它年年落叶发芽,春华秋实,反映季节变化;摇头晃脑,报告阴晴风信,它是天然气象台。
我室内天地小,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大树世界开辟了我的广阔视野。
许多鸟群聚居在这个林木村落上。
每天清晨,一群群鸟儿出巢,集结远飞,分头觅食。
鸟儿们分为两个阶级。贵族大鸟,喜鹊为主,骄居大树上层。群氓小鸟,麻雀为主,屈居大树下层。它们白天飞到哪里去觅食,我无法知道。一到傍晚,一群群鸟儿先后归来了。
它们先在树梢休息,漫天站着鸟儿,好像广寒宫在开群英大会,大树世界展示了天堂之美。
天天看鸟,我渐渐知道,人类远不如鸟类。鸟能飞,天地宽广无垠。人不能飞,两腿笨拙得可笑,只能局促于斗室之中。
奇特的是,时有客鸟来访。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是什么鸟,转了两大个圈,就匆匆飞走了。你去我来,好像轮番来此观光旅游一样。
有时鸽子飞来,在上空盘旋,带着响铃。
春天的燕子是常客,一队一队,在我窗外低空飞舞,几乎触及窗子,丝毫不怕窗内的人。
我真幸福,天天神游于窗外的大树宇宙、鸟群世界。其乐无穷!
不幸,天道好变,物极必反。大树的枝叶,扩张无度,挡蔽了对面大楼的窗户;根枝伸展,威胁着大楼的安全,终于招来了大祸。一次大动干弋的砍伐行动开始了。大树被分尸断骨,浩浩荡荡,搬离远走。
天空更大了,可是无树无鸟,声息全无!
我的窗外天地,大树宇宙,鸟群世界,乃至春华秋实、阴晴风雨,从此消失!
[注]此文作于2009年,时作者104岁。
1.文章写作者被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部分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此部分叙述有何作用?(4分)
答: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
(1)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答:
(2)我的窗外天地,大树宇宙,鸟群世界,乃至春华秋实、阴晴风雨,从此消失!
答:
3.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树?这样描写大树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文章标题是“窗外的大树”,前面却用很长的篇幅描写自己的斗室,这是否离题?为什么?(6分)
答: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群贤毕至, ,此地有 , ;
又有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1)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反映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4分)
答:
(2)结合全诗,体会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中“乱”字的妙处。(4分)
答: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得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为郡功曹。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方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迁琅邪太守。
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门。郡中大惊。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曰:“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②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史,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史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史,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②谳(yàn):审判定罪。
(选自《汉书.朱博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著:显著 |
B.咸掠治困笃掠:抓捕 |
C.博心知之,告外趣驾趣:赶快 |
D.正监以为博苟强强:逞强 |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 )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②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 ③博心知之,告外趣驾 ④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⑤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 ⑥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①②⑤ |
B.①③⑤ |
C.②④⑥ |
D.③④⑥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友。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能以自己的智谋舍身救人。 |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斩杀了组织者,然后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对一些迂腐文官所做的空洞文件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博诈得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译文: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戏曲的古典性与现代性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中国戏曲的这种古典性包括了:一、多元性,宋元以来作为流行艺术的中国戏曲浓缩了多元而丰富的种族审美、地域差异、时代风尚、艺术品类等,“中国戏曲”一词,实际上概括了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变迁与时尚审美中,不断生发并发展、保存下来的一切戏剧形态;二、历史性,从悠久的史官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依附着中华民族不断成长的历史经验,无论从其艺术形态还是表现内容上,都呈现出历史对艺术的种种要求和规范;三、经典性,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够长久地保留在民众生活中,并成为其娱乐身心乃至表达心灵信仰不可或缺的内容,得益于在表演、音乐、文学、舞美等方面定型的经典作品和其表现形态;四、遗产性,中国戏曲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中国戏曲作为传统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乃至各种人群中的艺术创造,随着时代推进,它的遗产性也越来越突出。可以说,中国戏曲古典性的形成,正是基于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对的艺术单一性、审美实时性、文化时尚性、趣味趋同性,彼此之间的优胜劣汰和相互吸收、提高,最终成就了这一民族艺术的最高典范。
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能乐、狂言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
尽管如此,由于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中国戏曲在当代创新和修改追求中必将呈现出复杂的特征:中国戏曲要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精品性不但要求戏曲作为时代艺术拥有展示其存在和发展的艺术结晶,而且要求戏曲能够保持创新的机能,去粗求精,成为时代诸戏剧样式中的重大代表,在当下即在于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作为目标;中国戏曲要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从业人员及剧团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避免艺术生产中盲目、无序的诸多弊端;中国戏曲要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遗产性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中,将中国戏曲文化遗产中属于“博物馆艺术”的部分充分保护,并将其潜在的历史、文物、旅游等价值发挥出来。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那些没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戏曲遗产成为后人的艺术参照,也能找到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定位。
1.下列对中国戏曲“古典性”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中国戏曲浓缩了多元而丰富的种族审美、地域差异、时代风尚、艺术品类等,因而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
B.中国戏曲与悠久的史官文化关系密切,无论从其艺术形态还是表现内容上,都呈现出对历史的种种要求和规范。 |
C.中国戏曲在表演、音乐、文学、舞美等方面有定型的经典作品和表现形态,是它能够成为百姓娱乐身心乃至表达心灵信仰不可或缺的内容的原因。 |
D.中国戏曲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乃至各种人群中的艺术创造,它的遗产性因此而来。 |
2.对中国戏曲在当代呈现出出复杂的特征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在当代呈现出复杂的特征是由于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 |
B.中国戏曲在当代要拥有巨大的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就应当大胆借鉴流行文化发展的一些模式。 |
C.保持戏曲创新机能,始终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为目标,成为时代诸戏剧样式中的重要代表,这是中国戏曲在当代发展和创新的特征之一。 |
D.在当代一方面要努力保持戏曲遗产性,另一方面还应当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中国戏曲在当代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
3.下列根据文章内容作出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在努力保持戏曲遗产性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中国戏曲在当代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
B.如果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像中国戏曲一样具有了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那么它们古老的辉煌必将延续到现在。 |
C.只有在发展过程中排斥与淘汰一切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单一性、审美实时性、 文化时尚性、趣味趋同性,中国戏曲的古典性才得以形成。 |
D.中国戏曲如果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联系,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那么就会与流行时尚一起营造当代社会的实时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