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诩(xǔ) 酒馔(zhuàn) 洗 (xǐ) 马 决(xuè)起而飞
B.怂(sǒng)恿 伶(líng)俐 娇嗔(zhēn) 战战兢兢(jīng)
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 蠕(rú)动 颠沛(pèi)流离
D. 笏 (hù) 板 赍(jī)发 迤逦 (lǐ ) 猥(wěi)以微贱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社会公信力”。(不超过45个字)(4分)
“民无信不立”,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如此。国家机关或社会各种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考虑其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公益性,考虑公民的心理因素和利益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让民众满意。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公信力是
。
为下面的句子排序。(只填序号,3分)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歌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⑥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4分)
印第安人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2012》。影片虚构了2012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3天就拿下了7500万元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201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是错上加错。”
你认为孩子能不能看《2012》这样的影片?请谈谈你的看法。(字数60字左右)
答:
下面是一篇报道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4个关键词。(4分)
根据教育部高考加分政策,有5大类情形可以加20分投档,5类加10分投档,3类优先录取。这些情形在全国各地又衍生了将近200条各类地方性加分政策。更加难以统计的是,这些加分政策又蕴含着多少“弹性空间”。记者通过对教育界多位资深人士的采访,试图勾勒出目前国内高考加分政策的大致面貌,并呈现出某些人的“操作”路线图。
关键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每幅图不超过10个字(6分)"
2.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4分)
3.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6分)F
4.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