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打鱼的 汪曾祺 女人很少打鱼。 打鱼的有几种。 一...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打鱼的
汪曾祺
女人很少打鱼。
打鱼的有几种。
一种用两只三桅大船,乘着大西北风,张了满帆,在大湖的激浪中并排前进,船行如飞,两船之间挂了极大的拖网,一网上来,能打上千斤鱼。而且都是大鱼。一条大铜头鱼(这种鱼头部尖锐,颜色如新擦的黄铜,肉细味美,有的地方叫做黄段),一条大青鱼,往往长达七八尺。较小的,也都在五斤以上。起网的时候,如果觉得分量太沉,会把鱼放掉一些,否则有把船拽翻了的危险。这种豪迈壮观的打鱼,只能在严寒的冬天进行,一年只能打几次。鱼船的船主都是些小财主,虽然他们也随船下湖,驾船拉网,勇敢麻利处不比雇来的水性极好的伙计差到哪里去。
一种是放鱼鹰的。鱼鹰分清水、浑水两种。浑水鹰比清水鹰值钱得多。浑水鹰能在浑水里睁眼,清水鹰不能。湍急的浑水里才有大鱼,名贵的鱼。清水里只有普通的鱼,不肥大,味道也差。站在高高的运河堤上,看人放鹰捉鱼,真是一件快事。一般是两个人,一个撑船,一个管鹰。一船鱼鹰,多的可到二十只。这些鱼鹰歇在木架上,一个一个都好像很兴奋,不停地鼓嗉子,扇翅膀,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管鹰的把篙子一摆,二十只鱼鹰扑通扑通一齐钻进水里,不大一会,接二连三的上来了。嘴里都叼着一条一尺多长的鳜鱼,鱼尾不停地搏动。没有一只落空。有时两只鱼鹰合抬着一条大鱼。喝!这条大鳜鱼!烧出来以后,哪里去找这样大的鱼盘来盛它呢?
一种是扳罾的。
一种是撒网的。……
还有一种打鱼的:两个人,都穿了牛皮缝制的连鞋子。裤子带上衣的罩衣,颜色白黄白黄的,站在齐腰的水里。一个张着一面八尺来宽的兜网;另一个按着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的竹架,从一个距离之外,对面走来,一边一步一步地走,一边把竹架在水底一戳一戳地戳着,把鱼赶进网里。这样的打鱼的,只有在静止的浅水里,或者在虽然流动但水不深,流不急的河里,如护城河这样的地方,才能见到。这种打鱼的,每天打不了多少,而且没有很大的,很好的鱼。大都是不到半斤的鲤鱼拐子、鲫瓜子、鲶鱼。连不到二寸的“罗汉狗子”,薄得无肉的“猫杀子”,他们也都要。他们时常会打到乌龟。
在小学校后面的苇塘里,臭水河,常常可以看到两个这样的打鱼的。一男一女。他们是两口子。男的张网,女的赶鱼。奇怪的是,他们打了一天的鱼,却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他们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忧愁,总是那样平平淡淡的,平淡得近于木然。除了举网时听到(欸)的一声,和梯形的竹架间或搅动出一点水声,听不到一点声音。就是举网和搅水的声音,也很轻。
有几天不看见这两个穿着黄白黄白的牛皮罩衣的打鱼的了。又过了几天,他们又来了。按着梯形竹架赶鱼的换了一个人,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辫根缠了白头绳。一看就知道,是打鱼人的女儿,她妈死了,得的是伤寒。她来顶替妈的职务了。她穿着妈穿过的皮罩衣,太大了,腰里窝着一块,更加显得臃肿。她也像妈一样,按着梯形竹架,一戳一戳地戳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她一定觉得:这身湿了水的牛皮罩衣很重,秋天的水已经很凉,父亲的话越来越少了。
(汪曾祺散文《故乡人》之一)
1.开头一句话“女人很少打鱼”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2.“喝!这条大鳜鱼!烧出来以后,哪里去找这样大的鱼盘来盛它呢?”一句意蕴丰厚,请对此进行赏析。?(4分)
3.打鱼的种类在顺序及详略的安排上有什么讲究?(4分)
4.《打鱼的》中作者主要介绍的是打鱼人一家的艰辛,但却用了不少笔墨介绍其他几种打鱼方式,为什么?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1.①深化主题。女人很少打鱼,而打鱼的那家人,连女人也要打鱼。女人死后,她的女儿尽管年纪很小,也得打鱼,可见家庭的贫困。由此,全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寄寓了作者对贫苦人家生活状况的深深同情。②说女人很少打鱼,为后文写穷人打鱼作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展开。③塑造了贫苦人家女性的勤劳、坚忍的形象。 2.这句话描述的是见到两只鱼鹰共捉一条大鱼之后的联想。说明鱼之大,也说明鱼鹰捉鱼场面的热烈壮观,以及在那个场景中人人兴奋喜悦的心情。这也照应前文对这类捉鱼方式的评价——“看人放鹰捉鱼,真是一件快事”。口语化的“喝”字极具感染力,尽显人物情感,使人如身临其境。同时与下文打鱼一家人的打鱼形成对比,暗含着打鱼一家人生活的辛酸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3.顺序:按规模、收入、看点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样先扬后抑,突出重点讲述的内容。详略:选取描述打鱼种类中独特、有代表性且具有可比性的详写,其他略写。以此突出所要对比的内容,揭示不同打鱼者迥异的生活与命运,从而揭示主题。 4.①对打鱼种类的描述,实际是为表现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打鱼者作铺垫。打鱼的不同方式揭示打鱼人的不同阶层,并使二者的生活及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流露出作者对他们深深的同情。②对打鱼的一家人,作者用笔极俭省,意在给人思考的空间,去感觉作者于文字间流露的悲凉,以及悲凉中一家人面对苦难默默承受的坚忍。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4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查看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诗歌的前两句用怎样的手法,吐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3分)
(2)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两句,奇趣横生,尤其是“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加:更加

B.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C.犹有未树也树:树敌

D.而彼且奚适也适:到、往

2.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夫列子御风而行
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3.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子?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为了说明宋荣子、列子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子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却也是可以肯定和学习的人物。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4.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B.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

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分)
(2)  故夫知效一、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