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1)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1)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陋寡闻,没见识过真正的“国宝”和大师。余生也晚,但有幸在十年浩劫后进入大学,仍得以亲聆了不少大师的教诲,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苏渊雷先生。
(2)苏先生不是一般的学者,而是“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的才子。他平生治学,力主融通,批判综合,兼收并蓄,熔文史哲于一炉。其中《名理新论》被太虚法师赞为“古今中外,学识淹贯,文笔条畅,乃一时杰作”。
(3)苏先生尤精于佛学,晚年任全国佛教协会理事,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著有《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整理出版了禅宗要籍《五灯会元》,并留下半部《中国禅学史》,未及完稿即被病魔夺去生命。
(4)苏渊雷自幼受外祖父徐笛秋熏陶。年十三,入读南雁荡山的会文书院,曾亲炙朱自清和词学家夏承焘,诗词造诣极高,为诗风格近元白、渔洋。钱钟书评曰:“发而为言外者,欲兼珠玉与剑气;蕴而为意内者,欲兼情韵与理趣。”
(5)1986年,我大哥和苏先生一起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访日。大哥回来后告诉我:“日本高僧个个能吟诗作画。这次亏得有苏老师口占成章,称心而出,为中国佛教界挣回了面子。”苏先生博学多才,自称“余事书画,寄其逸兴”,属学者书法文人画。特别是行草俊爽飘逸,“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
(6) 先生晚年尤好以鸡毫笔作行草书,风韵别具,为海内外书家推崇备至。我去国前夕,先生让师妹沈诗醒送来若干幅书法作品,说是“流落海外,倘生计无着,或可变卖糊口”
(7)考入华东师大就听说,本系教授苏渊雷就是编选《李杜诗选》和《元白诗选》的苏仲翔(先生字仲翔)。我年轻时喜爱唐诗宋词,尤偏爱李白和白居易的诗,于是就登门拜访苏先生。那时的学生不懂什么规矩,想到要上哪位教师家拔脚就去,从不预约,教授们也不以为意。敲开苏先生的门,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矮个子老人出来开门,这就是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把我让进兼作书房的客厅坐定,屋子十分仄逼,但环看屋内,琳琅满目,都是书画,书卷气迎面扑来。满屋盆栽,那傲霜的菊花更倜然有凌轹秋芳的情致。笼中蓄着一只德国芙蓉,羽毛茸茸,作殷红色。鸟语花香,构成娴静雅适的境界。记不得第一次会面谈了些什么,记得苏先生浓重的温州口音,声细而语调悠长宛转,初听仿佛唱戏一般。
(8)后来对佛学有了兴趣,往苏先生家就跑得更勤了,我们慢慢熟稔起来。断断续续地从苏先生的闲谈中了解了他传奇的一生。1926年,苏先生还在中学念书就加入了共产党。“四一二”清共政变后被捕入狱,判刑19年,直至1934年被保释出狱。在狱中7年发奋苦读。有一次,我问先生是哪所大学毕业的?他笑答:监狱大学。出狱后与钱俊瑞、徐雪寒等创办新知书店。抗战时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与贺麟、冯友兰一起教哲学课。此时他虽已脱党,却始终不渝地呼吁民主,反对独裁,为当局所嫉忌。到共产党坐天下时,却成了右派,流放东北边城数十年。“文革”中复遭冤屈,红卫兵逼他跳楼自杀。
(9)苏先生曾对我说:“读书明理。这种疯狂的年代岂能长久。当时我如果自杀,这几十年的书不是白读了?”1971年10月被勒令退休,遣送还乡。1979年沉冤得白,重返华东师范大学。
(10)先生一生喜交友。抗战时就曾辞去教职,在重庆北碚及上清寺开设“钵水斋”,又卖书,又卖酒,还办学术讨论会,成为当时陪都文人们的“精神家园”。由此结识了章士钊、沈尹默、柳诒徵、谢无量等耆宿大儒。先生为人豪爽,襟怀坦荡,国内文化圈内名人,如宗白华、徐森玉、赵朴初、傅抱石、吴湖帆、钱钟书等,几乎无人不识苏仲翔。
(11)先生贪杯,每顿必饮,且非高粱酒不过瘾。有一次,我请他给青年史学社讲演。那天下午大家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还不见他来,我不得不让同学去催请。原来老先生中午喝酒,多贪了几杯,故而迟到。他在醺醺然的状态下,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小时,广征博引,出神入化,此时我们方知何为饱学之士。
(12)政治风波后,我赋闲在家,反倒和苏先生来往最多。我埋首撰写《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常向他请教,先生还亲为拙著作序。后来苏先生和我邀集上海的几位学者在静安寺办了个“禅学沙龙”,每月一次谈禅论道。
(13)和苏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我出国前夕,约了他和王元化先生一起到我的新居“退思书屋”喝酒话别。他慢悠悠地喝着酒,不时放下杯子,听我们慷慨陈词,面色平和,仰脸,眯眼,远望。虽然苏先生去世已经16年了,但此情此景,依然历历在目。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在作者看来,当时文化圈内那些被捧为“国宝”“大师”的人往往名不副实,而苏先生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大师。

B.本文是苏先生的学生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在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已经颇有建树,因此“我”十分尊敬并感谢启蒙自己步入佛学殿堂的苏先生。

C.苏先生曾亲身受到朱自清等教诲,诗词造诣极高,为诗风格与元白等三位大家相近。

D.苏渊雷先生贪杯,每顿必醉,常因贪杯而迟到。面对那位杂文家的“骂”,钱先生觉得自己的工作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E.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苏先生个子不高、操一口浓重的温州口音,声细而语调悠长宛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概括 苏先生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最后的才子苏渊雷”不如“一代宗师苏渊雷”,你认为哪个更恰当?请说明理由(6分)

 

1.CE 2.示例:(6分)①博学多才: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在佛学方面造诣很深。 ②重情意:在学生出国时赠书法作品。 ③平易近人,宽和:学生上门,从不预约;为学生做书序。 ④生活简朴,但书卷气浓:家里都是书画,鸟语花香,构成娴静雅适的境界。 红卫兵逼他跳楼自杀,他说过:“当时我如果自杀,这几十年的书不是白读了?” ⑤坚持信念:对于“文革”,他认为这种疯狂的年代岂能长久。 3.示例:我认为“最后的才子苏渊雷”这个题目更恰当。(1分) ①才子,侧重指多才多艺之人;宗师,侧重在某一方面学问超群之人。称苏渊雷先生为“才子”,是因为他在文史哲、诗书画等诸方面均有建树,一般人如能精通这些学问的一种就足以自豪了,而他却兼而有之,臻于自然浑成的化境。所以称他为“才子”比“宗师”更恰当。(3分) ②“最后”二字包含了对先生去世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先生的敬仰、怀念之意。因此,“最后的才子苏渊雷”更适合本文。(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3.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这个问题?(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发尽指冠 ② 否泰如天地,足以汝身 ③群臣之 ④使使以大王
⑤既封郑   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⑦吾得事之 ⑧固知死生为虚诞  ⑨手巾掩口啼 ⑩其进愈难,而其愈奇

A.①②⑤/④⑦⑨/③⑥/⑧⑩ 

B.②⑤⑧/⑦⑩/③④⑨/①⑥  

C.②⑤⑧/⑥⑩/①④⑨/③⑦

D.①⑤⑦⑨/②④/③/⑧/⑥/⑩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终已不顾 ②失其所与,不知 ③据关,毋内诸侯
④卒起不意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处分适兄意 
⑦ 于嗟鸠兮  ⑧犹可说也 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A.①②⑥⑧

B.②③④⑤⑦

C.③⑥⑧⑨

D.①③④⑤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离骚》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的。

B.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D.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