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
A.汽艇搅绊阴谋鬼计毛骨悚然 |
B.廖落长篙陨身不恤黯然失色 |
C.漂泊精悍书生意气螳臂挡车 |
D.款待和蔼永葆青春惨无人道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遒(qiú)劲 莅(wèi)临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 |
B.呻吟(yín) 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èi) |
C.凌侮(wǔ)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 |
D.翌(yì)年踌躇(z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共22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4)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5)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6)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7)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8)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9)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11)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12)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13)不仅仅是孩子们。
(14)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15)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6)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17)寒冷还会来的。
1.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2.第(4)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7分)
3.从文中看,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4分)
4.第(1)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7分)
名篇名句默写(5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荆轲刺秦王》
5.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8分)
小 园
清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窥:偷视;寒花:菊花;小立:静立片刻。
1.首联中“动”、“窥”两字颇可品味,请选择其一进行赏析。(4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表露了诗人怎样的情趣?请联系诗境具体解说。(4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1分)
苏辙传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后遗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
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并处,圣意似不以臣言惟非者。然天威迟迟,言词迫遽,有所不尽,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也。故臣谓小人虽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无所偏废可也。若遂引之于内,是忧患盗贼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开之以坰牧,无是理也。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沮之则引退。古语曰:“一薰一莸,十年尚有臭。”盖谓此矣。
先帝聪明圣智,疾颓靡之俗,将以纲纪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将顺,造作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则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虽不加斥逐,其势亦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仁,宥之于外,盖已厚矣。而议者惑于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事,谓之“调停”。非辈若返,岂肯但已哉?必将戕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祸,盖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惟陛下断自圣心,勿为流言所惑,勿使小人一进,后有噬脐之悔,则天下幸甚。
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遂已。
(选自《宋史.苏辙传》)
【注】①坰:(jiōng)遥远的郊野。②薰:一种香草。③莸:(yóu)一种莸臭味的草。④噬脐:用嘴咬自己的肚脐,喻不可及。
1.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辙面斥其非非:过错、错误 |
B.沮之则引退沮:败坏、贬损 |
C.吕大防、刘挚患之患:厌恨 |
D.人臣被祸被:遭受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得一组是( )
A.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出淤泥而不染 |
B.知虎豹之欲食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C.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且放白鹿青崖间 |
D.勿为流言所惑公为我呼入 |
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皇上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可是宣仁皇后却被元丰旧党的言论迷惑,想重用元丰旧党的一些人,苏辙的进谏,才使她醒悟。 |
B.香草和臭草相处在一起,结果只能是闻到臭味。苏辙以此来比喻君子与小人共处相争,最终小人必胜,君子必败的道理。 |
C.苏辙希望皇上能坚定自己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而任用小人,否则后悔莫及。 |
D.从此文可以看出苏辙是一位有清醒政治头脑、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贤之臣。 |
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6分,共12分)
①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
②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