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呆在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呆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做“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3分)

2.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5分)

3.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6分)

4.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4分)

 

1.①风拂炊烟图 ②风吹莲荡图 ③风摇树木图 2.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②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 3.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第二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句,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 第五自然段:“庄稼在风中拔节……”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勃勃生机。(举出“春风归来遍地绿……”句,并指出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也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6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⑴诗中的“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⑵“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8分)

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⑷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⑸忍看朋辈成新鬼,                。吟罢低眉无写处,                     

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是而已。

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圣心备焉。

⑻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C.失其所与,不知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中语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夫晋,何厌之有  C.何以言之  D.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