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11分)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11分)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6分)

 

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 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析】 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2.对比(2分)。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及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涟、光斗为罪魁,议开棺僇尸。有解之者,乃免。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书舍人              除:拜官授职

B.十一月二日上之        拟:打算

C.光斗赃二万            坐:贪污,收受

 D.疏之                  趣:催促

2.以下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左光斗“嫉恶如仇”和“受人爱戴”的一组是(   )(3分)

A.①捕治吏部豪恶吏                  ②辇下震悚

B.①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          ②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

C.①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    ②福王时,追谥忠毅

D.①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②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光斗在京城担任御史时,采取了治恶打假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

B.左光斗和杨涟谋划弹劾魏忠贤,结果被魏忠贤预先侦知后抢先下手,魏忠贤提前两天将两人免职。

C.孙奇逢和鹿正认为左光斗有德于京城辖区人民,倡议凑集钱财帮助左光斗,但最终还是未能救出。

D.左光斗死后,魏忠贤还对他的同族兄弟子侄进行了迫害;直到魏忠贤被杀后,朝廷才对左光斗平反昭雪。

4.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5分)

(2)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地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1.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

3.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手在灯光下可以演示出孔雀、乌鸦、绵羊等动物造型。手的影子不一定是“手”,正如你被人奉承、吹捧,或被嫉妒、丑化时,你得告诉自己那不一定是你,只是你的影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换一个描写对象,另写一组句子(修辞必须与例句保持一致)。(6分)

有人说,许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一种如啤酒,才倒半杯,便已泡沫翻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对世贸组织最不发达国家的小组委员会最近通过的在多哈宣言有关条款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合作发展规划表示欢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