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例文1: 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秋的金黄世界、还是冬的洁白剔透。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圣洁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 ,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 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 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点评】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白色――东坡,灰色――陈子昂,陆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红色――陆幼青”,色之性、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灿烂中交融,这绝非“妙手偶得”,而是得益于长期的阅读与冷静的思考。 例文2: 为生命着色 两年前,我是哼着那首“长大后就成了你”,快活地跨出师范的校门。告别自己的学生时代,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我都没有来得及去适应这个角色的转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走上讲台已经有两个多年头了。当第一次听到学生用稚嫩的声音呼唤我老师时,掩饰不住的是由此带来的激动和自豪。于是,怀着满心的希望和喜悦,带着无限的热情与憧憬,我自信地走向讲台。几百个日子里,我与学生一起走过,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泥泞,走过坎坷;走过一路风尘,走过一路轻歌。几多欢笑,几多泪水,我依然固守着执着与追求。 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景,恍如昨日。也许是因为并不情愿做这份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的牺牲,也许是因为并不喜欢只做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所以我也没有初上讲台的惶恐与紧张。可是,当我站在讲台上,俯视五十多个孩子的时候,那一百多只专注的眼睛,信任地望着我。在那一瞬间,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些两鬓斑白的老教师会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默默无闻,但痴心不改。因为责任,是人与人之间的责任让他们用心灵和汗水在那块褪色的黑板上抹去人间的功利,写下永恒的真理。这一种责任,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人世间的事,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对于一个初为人师的我来说,毫无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可以说是最大的弱势。许多耐不住寂寞的“调皮鬼”看我个子小,年纪轻,还是个小姑娘,便在课堂上对我“施以颜色”。初涉人世的我面对着他们的“挑战”,竟束手无策。在经过了无数个回合的“屡战屡败”之后,我不得不“投降”了。多少次流着泪向母亲诉说自己的不幸与无奈;多少次在坚持与放弃之间作着“生死抉择”;多少次在课堂上虚掷属于教学的时光;多少次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与无能。在二十三个春与秋交替的年头中,我从来没有这样失落过,从来没有这样失败过。我几乎失去了对工作的动力与信心,甚至失去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偶尔有一次,坐在画架前,消磨时光。面对着一张白得刺眼的画板,思绪万千。如果这是生命的画板,我将试图搜寻世界上最好的颜料,我想把它描绘得绚丽多彩。可为什么每一次笔与纸的接触却都不是完美,一份苦恼、困惑、无奈袭上心头。直到有一天,我久久地徘徊于初耕后的田间,猛然抬头间,一道异常绚丽的色彩在空中闪过——那是躬身握锄的老农额头晶莹的汗珠折射出的光彩。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在生命的画板上,汗水描绘的色彩最绚丽。 让我也去做一个快乐的老农吧,默默地去耕耘这片土地。我总能从孩子的脸上,孩子的眼中,孩子蹦跳的身影里读出有新叶滋长,有花儿绽放,难道这不值得欣喜吗?只要有付出,就有收获。我还乞求什么呢?伫立于风中,信念在现实中袒露,让挫折高高扬起,重重摔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明亮的教室,这更加坚定我走向讲台的脚步,牵引我投向讲台的目光。 走向讲台, 走向这令人感动的课堂。七彩的校园,有着无数可歌可吟的风景;辛勤的园丁,有着太多可抒可感的情怀。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这讲台上,放飞的是希望,收获的是甜蜜。 走向讲台,是走向我人生的舞台,我主演着青春的角色,我导演着祖国辉煌灿烂的未来。 如今,我是站在希望与嘱托簇拥的位置上,充当着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慧的开拓者,我便拥有了无限的希望;我是融化在天真烂漫的岁月里,我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我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的一生将最为充实与富有。 今天,我站在讲台上,读着过去,写着未来,为什么我的双眼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三尺讲台爱得深沉。 【解析】 【命题分析】 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意义的。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 …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声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 …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对生命有个性化的感悟… … 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可以从反面写消极的内容。 【立意指导】   “色彩”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释意是①颜色;②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考生选择它的本意与引申意思来写作文都是符合题意的。 但立意上是有高下之分的。好的立意一定是在话题的比喻意或引申意上展开,而在本意上做文章则是其次了。例如: (1)从“色彩”的释意②出发,来写人的诸多优良品质,比如珍爱生命、博爱善良、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奋斗不止、刚强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一面,来抨击强权政治、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欺师灭祖等假丑恶的一面。在具体写作中,将“色彩”巧妙的融合在各种品质中,可以例举历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阵,将自己对生命意思的理解作很具体的诠释。 (2)与以上立意相反,主张不要给生命着色,保持生命本来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实际上,只是立意角度不同,而主题上还是殊途同归,与上述立意其实是一致的,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与世俗同流。例如:一杯清水,来自高山,没有任何色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迎合客人的口味,往这杯水中加入各种“调味剂”,使之失却本来的纯净。而我们想要恢复它的纯洁,却是万分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呢? (3)从“色彩”的释意①过渡到释意②,来写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面对生活的态度,将自己的个性、好恶、追求等很好的与“色彩”结合起来,比如热烈的红色象征我对生活的热爱,蓝色或白色代表我的纯洁,绿色蕴涵希望等。这个立意,写议论文较难,写记叙文、散文相对较容易一些。可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主观情感或意志寄托在某种色彩鲜明的事物上,通过对该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得超过28个字)(3分)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图表,完成题目。(6分)

学校图书馆的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情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                                                                 

(2)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12分)

中国奥运第一人

1932年7月8日上午。上海黄浦江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刘长春,这个正要踏上第十届奥运会征程的中国唯一的选手,踏着微微颤动的渡桥,登上威尔逊总统号。他回眸岸上,送行的人们挥动着红红绿绿的小旗,如潮水般向码头边流涌。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汇集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江上船只都减速行驶,几艘货轮和客轮拉响了汽笛,向即将远行的健儿致敬。刘长春不由涌出两行热泪,心情十分激动、亢奋,可又是沉重、悲壮的。是的,偌大的中国,四万万同胞,第一次出征世界奥运会,仅仅派出他一个选手!自己的两肩,能挑得起这千钧重的国人期待吗……

  刘长春14岁时,100米成绩已达到11秒8,400米成绩59秒。1927年,他的百米成绩提高到11秒。年底,他被东北大学录取为体育系学生。一次,与俄侨进行4×400米接力对抗赛,刘长春接第4棒时已经落后几米,可他急如闪电,竟然先于对手十多米到达终点,令俄国裁判目瞪口呆。1929年的一次中、日、德田径运动会上,他以10秒6的百米成绩名列世界前10  名。这是当时世界上中国人百米成绩的最好名次。

7月29日下午4时,在太平洋上颠簸了二十五个昼夜的威尔逊号,在数百华人的欢呼声中抵达洛杉矶港。刘长春乘上轿车,在美国警察的四辆摩托车引导和护送下,直朝唐人街开去。闻讯赶来的华侨华人排成近1公里的长龙,为刘长春欢呼,鞭炮声、锣鼓声、汽笛声、喇叭声冲天而起,场面十分壮观。许多热情的美国人聚集在奥运村,发现刘长春便欣喜地高喊:“China!”请他签名,围住他问长问短,刘长春常久久难以脱身。当然,也有蔑视与嘲弄他的美国人,一家美国报纸登出了他的照片,照片说明是:“看看,这个小中国人明天如何跑法……”

8月1日,第十届奥运会男子百米预赛正式开始。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整的刘长春直接参加比赛,被分在第二小组第四跑道。发令枪声一响,各国好手奋力冲刺,刘长春用尽全身力气冲向终点的红丝带,20米,10米,5米,刘长春仍然跑在第四名。美国观众热情地欢呼着,给刘长春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身体触及丝带的一瞬间,他奋力超过了前面一名法国选手。裁判报告他的成绩为11秒35。可惜的是,按照规定只有前8名才有资格参加决赛,而第8名的成绩为11秒02。

刘长春千里迢迢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近月,到达洛杉矶第二天就得参加比赛,身体疲乏,无法正常发挥水平,竟与奥运决赛失之交臂,国人为之扼腕。

1.文章第三、四自然段插叙刘长春小时候的事情,突出了刘长春哪些特点?(4分)

答:                                                                                   

                                                                               

2.文章第五自然段末尾,作者还选用了一家美国报纸蔑视与嘲弄刘长春的材料,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3.刘长春只身远涉重洋参加奥运会,送行和迎接的场面热烈壮观,海内外华人及华侨的热情和期盼超乎寻常。对此,你有何见解?(4分)

答:                                                                                                                                                                                                                                

                                          (节选自《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有删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说明: 6ec8aac122bd4f6e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本文开头极力描写“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母亲”这一形象的主要特点。

①作用是                                                       (4分)

②母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4分)

2.文中作者两次写到了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文章结尾着重描写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母亲的用意是                                             (2分)

②作者这样写,作用是                                       (3分)

 

 

查看答案

诗歌默写

按要求补出句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①彤管有炜,             

②______     _____,春与秋其代序。

③                     ,枉用相存。______      _,心念旧恩。

④    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⑤                     ,______      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⑥                     ,靡有朝矣。

⑦                     ,脉脉不得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