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关联的。一方面,实...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关联的。一方面,实现了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而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完成了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会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可以说,文化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的放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创新文化指的是以创新为意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最终形成。它既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即创新观念文化;亦指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即创新制度文化。它代表着一种塑造创新主体的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它是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思想与社会文化基础。

文化创新虽然与创新文化的含义不同,但是二者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文化创新是创新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而创新文化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是文化创新的终极目标。我们知道,创新制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而创新制度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制度创新。因为,文化创新既包括文化形式与文化内容的创新,也包括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而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以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以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制度内容。

同时,文化创新又在创新型国家体系中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文化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重要条件,其他方面的创新无不渗透着文化创新,体现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队伍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才有利于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创新虽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起着一定的精神基础、智力之源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部门创新形式,它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都以创新文化为精神基础和智力之源。因为,创新是以已有文化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它既受制于文化而又创新文化。创新不能无中生有、凭空而来,它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没有传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文化创新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又以创新文化的形成为目标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一种新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是文化创新追求的理性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这就是文化创新的理论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最终实现。(节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9月24日,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创新”和“创新文化”关系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创新文化,而一种创新文化的出现也不等于完成了文化创新。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

C.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创新文化代表着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

D.文化创新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精神基础和智力之源,同时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

2.下列不属于“文化创新”所追求的目标的一项是   (  )

A.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B.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赋予传统以生命,形成新的创新文化环境。

D.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不断增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现代社 会中,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文化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B.创新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又包括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弘扬勇于创新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D.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离开了传统或既有文化,文化创新 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1.D 2.B 3.B 【解析】 1.“创新文化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的说法有误,应为“文化创新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 2.文化本身已经具有生产力的内涵,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是“文化创新”所追求的目标。 3.扩大了创新文化的外延,必须是“与创新有关”的或者是“有助于创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60分)
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颗又高又大的树,掏空了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把老师请到船上,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歌唱。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们齐生回答:“我们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到。”
阅读上面的材料,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外国小说人物欣赏”专栏。有人想推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请你写出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并为该人物写一段不超过50个字的推介语。(6分)
                                                                                  

 

查看答案

寒假里,几名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____,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要能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主题,关键在于能否深入了解曹雪芹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B.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C.看到这些我国自己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的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