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录的文字,请先依据文章题目和所提供的全部文字在①处添加一个能够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再在后边的②③处仿写句子。(6分)
①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 ② ;要多 —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 ③ ;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①
②
③
请根据所指定的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6分)
(1)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2)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3)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虫类与人类
(1)对于虫类来说,人类的社会只不过是一块新的殖民地。它们一直都在我们周围窥探等待进犯的机会。
(2)在过去的4亿年间,地球的统治者既不是恐龙,也不是哺乳类动物,而是这些虫类,这个蜿蜒爬行的群体,就以绝对数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人类出现了,为了获得清洁与整饬,扫清了荒野,想创造一个不受虫类侵扰的安全世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安全过,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今天,这些外来物种正在占领城市,杀人蜂正在不知不觉中向全球蔓延,当昆虫决定殖民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显得如此无可奈何。昆虫对人类的种种反制手段无动于衷,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也确实没有足以制胜的杀手锏。
(3)我们被这些无孔不入的生物所包围,无法从生活中摆脱它们。向来以苛刻著称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也不得不接受那些无法避免的昆虫现象。每—桶番茄里至少有两条蛆,每100克番茄酱里有一条蛆或者30颗苍蝇卵。每100颗花椰菜里有60只蚜虫、齿虱和海石虫。每份通心粉里有225片各种虫类尸体。每听蘑菇里有20条完好的或肢解的大大小小的蛆,上菜的时候,你除了获得一份美食,还有270只完整不一的昆虫和23条蛆。
(4 )有些生物一生下来,就对我们穷追不舍.在你我眼中美丽的躯体,在它们眼中只是一个充血的皮囊,装满了最有营养的液体,人体本身就包含多个生态系统,每套系统都有不同的定居者,我们的皮肤经过放大,就像月球表面的荒原。但表面这些汗毛却很适合居住,扁虱的头部天生就是要扣死在我们的表皮上。人类对这些生物的厌恶程度要取决于双方关系的疏密,在我们最隐私的地方。同样存在着特有的寄居者。
(5)目前地球上已知物种中的70%都属于虫类,想逃避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无法摆脱它们,也许该转而考虑研究它们,我们需要进入它们的头脑,换个视角看这个世界。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实现这点,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蟑螂的第二个大脑,监视黄蜂的感觉器官,破解蜘蛛的致命毒液,对于这些动物加深了解,很可能帮助我们化敌为友。但直到这项工作完成以前,我们的生活仍然要不断受到虫类的滋扰,而我们决不能低估这些生物的工作效率和毅力。
(6)在对抗昆虫的战争中,要追踪我们的敌人,科学家所面临的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一百万,但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每天都有新的品种出现,好像永无止境。单单是研究我们所谓的害虫,已经令学者们应接不暇。例如棉籽象鼻虫,全美三分之一的杀虫剂就是为它而准备的,玉米穗虫每年都要造成至少5亿美元经济损失。真正最具威胁的入侵者是那些无所不在、无所不食的角色,它们就叫蟑螂。1997年全美仅用于蟑螂杀虫剂的开支就约为5亿美元,我们以为用毒药就可以战胜它们,显然我们低估了对手。
(7)蟑螂的反围剿让我们陷入了新的困境,我们以为杀虫剂能够百战不殆,不料它却成了对手的甜浆,我们自己想要更多的蜜蜂,却造就了新的梦魇。非洲野毒蜂和人工蜂杂交的结果是制造了不受人类控制的恶魔一一杀人蜂。
(8)我们正在逐渐认识到人类世界的兴衰将会与虫类世界息息相关,这迫使我们改变与虫类相处的方式,与虫类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似乎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全世界的技术机构,都开始学习掌握这种诱人的能量。
(9)原先步步逼迫的恶魔,有些就成为有益于人类的朋友。你看,蛆变成清理伤口的能手,黄蜂也因其超强的嗅觉而被用于协助检查癌症,原先剑拔弩张的恐怖氛围骤然消失了。在新墨西哥蜜蜂正在接受扫雷训练,即使是历史悠久的昆虫产品蜂蜜,也刚刚被发现能用于治服那些抗生素抗性病菌。在德国,人类与蜜蜂之间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微型雷达传送装置,试图掌握蜜蜂复杂的语言表达规律。还有一些地方,科学家甚至利用蜜蜂进行侦测、协助扫雷工作。
(10)也许要不了多久,蟑螂机器人就可以在厨房里帮助你清理蟑螂了。
(节选自《动物生存的智慧》,有删改)
1.第(3)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根据文章内容说明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语言特色。(6分)
①殖民地
②似乎已经
3.人类已经和虫类建立了伙伴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与文中多处提到的人类对虫类的侵扰无可奈何,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最后一趟生意
(新西兰)吉姆·拉蒙特
(1)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2)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3)“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起离开这个地方。
(4)“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
(5)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6)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女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7)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些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8)“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9)“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10)“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11)“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12)“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
(13)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14)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1.小说结尾出租车司机与占领军人同归于尽,文中对这一结局有多处暗示,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简要说明。(4分)
2.第一和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的“原住民”与“外国士兵”都认为自己是站在战争正义的一方,你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性质?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5分)
谈到艺术,人们常说:西方写实,东方写意。这种不同其实是东西方哲学观念的不同,故在表达理念的艺术手法上迥然有别。
从希腊人开始,西方人一直认为,整个存在,包括宇宙都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原因。西方艺术的源头是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建筑的空间位置讲究各种数比关系和几何秩序,人体雕塑中各种秩序、比例的和谐是希腊艺术家所孜孜以求的,因此西洋画特别讲究从形体光色关系上苛求细节、越来越精细逼真,毫发不左地模仿自然,刻意求实,然而东方民族的整体自然观.导致中国人不信赖自己的视觉印象,认为越是想努力把握自已所面对的自然,便越是难以把握其原状,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反映。在中国艺术家看来,人是万物万象中的一个有限物,他是不可能认识自然的,在“以为有物”,而“未使有封”之际,方可保留天机的完整。而“一旦有封”(分类、概念化), 一旦有“是非”之分(有判断),天机的完整性便开始分化、破碎。因此,中国艺术家认为,写实只是雕虫小技,苏轼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因为人是无法表现自然之道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即“封死则道亡”。这一切都使中国艺术家放弃再现和模仿自然的冲动。中国画的意境是虚静空灵,笔墨是简率疏淡,他们遵从庄子的指引,“无知”,“无为”、“无我”、“心斋”、“坐忘”。因为“有我”,才会有恐惧,有苦恼。西方人就是因为“有我”,才会妄自尊大地想要规划世界,解释世界。而“丧我”、“无知”,不用自己的思维分解这个世界,就能量新拥抱原有的具体的世界。因此,依照老庄哲学,中国人在自己的诗词,书法和绘画中,不仅没有否定自然,反而找到了“离形去知”的解脱方式,这成了中国人拥抱自然、跃身大化、天人合一的内在动因。艺术家只有放弃对物象外形的追求,才能在忘我的宁静中进入自然现象内部而与之呼吸与共。在中国画中和谐生动、灵气往来,艺术家浑然坐忘于山水花鸟之间?如树,如山、如水、如云。有西方艺术评论家说: “中国画虽然讲究空灵,却又最写实,最超越自然而又最接近自然,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本身。”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有某些鲜明的个性,其思维的特点是“抽象而不彻底”,是带有具体的抽象,带着感性的理性,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问的一种状态。
因此,由于东方人的哲学,由于坚信人用“心”思考,而不像西方入很早就知道人用“脑”思考,这样的哲学,触动中国人的是“抽象而不彻底”的美感(粱漱溟先生用“心役于形”概括)。东方人接受了不可理解的天地万物的存在,并一直同这种无意义性共处,故在东方人看来很自然的表意特征的艺术形式,就同生活本身—样没有形式、—样正常,一样无理挫,如果西方艺术家认为东方音乐“没有意义”,那么,东方人完全可以回答,这是自然本身的无意义性,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没有开头、中场或者结尾,而一切西方古典文学、艺术都有开头、中场或者结尾_的理性次序。西方艺术传统还对崇高和平庸的、事物严格加以区分,要求以最高级的艺术形式处理最崇高的主题,因此对东方人盛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趣味目瞪口呆,不能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对自己继承下来的古典艺术传统普遍不满,甚至无法忍受,这是因为他们对待世界的整个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位20世纪的西方艺术评论家说:“我们欧洲的艺术有一种致命的倾向一一要成为科学*.可谓—语中的,而摄影和影视技术的出现更让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理想无立足之地,他们感到了理智的苍白与可怕。辜鸿铭老先生看得真切,他说现代西方艺术乃至人文学科是在。心灵与理智的可怕战场”上厮杀,是在“洒满墨水的世纪”为求生存而战斗,可斗来斗去,仍然摆脱不了科学的纠缠,这不,它们双双走在“彻底抽象化”的道路上,只不过科学是理性的抽象化建构,艺术是用抽象表达对非理性的尊重,真是貌离神合啊!
一一选自《中国艺术在东西方的对视中》,有删节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西方艺术家认为东方音乐“没有意义”,东方人则认为这是自然本身的无意义性造成的。 |
B.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对自己继承下来的古典艺术传统艺术科学化倾向普遍不满。 |
C.中国艺术家认为,写实只是雕虫小技,重要的是写意。 |
D.中国人思维的特点是“抽象而不彻底”,而西方人则是“彻底抽象化”。 |
E、中国人一直误认为人用“心”思考,因而中国艺术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下列不属于中国艺术家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人是万物万象中的一个有限物,因而人认识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 |
B.要避免天机的分化和破碎,艺术家不应追求再现和模仿自然。 |
C.人对自然之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艺术家应拥抱自然、融入自然。 |
D.艺术要摆脱科学的纠缠,要强化抽象,以表达对非理性的尊重。 |
3.如何理解中国画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又是自然本身”?(4分)
4.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不同,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造成其不同的思想根源分别是什么? (4分)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 , 。(陆游《书愤》
(4)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