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报征集“令人心酸至极的微瞬间”,其中一个内容是,春节坐火车回家带了一瓶绿茶,妈...

某报征集“令人心酸至极的微瞬间”,其中一个内容是,春节坐火车回家带了一瓶绿茶,妈妈说:“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个东西,真好喝。”你如果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瞬间是让人感动,让人泪流满面的。
请写一个这样的瞬间。60字左右。(4分)

 

好久没回家,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想你的时候,就一个去逛街,想象着那些漂亮衣服穿在我女儿身上的样子,就像你真的站在我身边一样。这样我就开心了。” 【解析】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作答时应该注意“让人感动”及“瞬间”这两个限制,所以所选内容应该是感人至深的,同时又是一个细节。语言上要连贯,有一定的文采。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2011年9月,湖北省启动媒体记者与高校教师交叉挂职等系列活动,湖北日报等5家媒体分别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5个新闻院系结对,互派5名记者、教师交叉挂职,锻炼学习。一个学期过去了,媒体老总们感慨,这是迟来的惊喜;新闻院系的老师叫好,早该这样做了;受到锻炼的学子们明白了新闻是蕴含在媒体人的脚步和汗水中的,明白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                         ,夙遭闵凶。(李密《陈情表》)
4.李密在《陈情表》中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家门衰微、孤苦无依的情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小题。(8分)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1.“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
2.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
弟壹,初为郡督邮。刺史丁宫征还京都,壹侍送勤恪,宫感之,临别谓曰:"刺史若待罪三事,当相辟也。"后宫为司徒,辟壹。比至,宫已免,黄琬代为司徒,甚礼遇壹。董卓作乱,壹亡归乡里。
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其见称如此。
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汉闻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后燮遣吏张旻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燮不废贡职。
 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左将军。建安末年,燮遣子廞人质。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之珍,无岁不至。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燮在郡四十馀岁,黄武五年,年九十卒。
(选自《三国志士燮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氏春秋》治:研究

B.壹归乡里亡:逃跑

C.又于从政达:通晓

D.杂香细葛致:得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陈国袁徽尚书令荀彧书曰

B.津后又其将区景所杀
君安项伯有故身死人手,天下笑者,何也

C.厚加宠赐,答慰之

D.明珠、大贝、流离、翡翠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古学者必有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燮学问渊博,精通《左传》、《尚书》等。袁徽对士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通晓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理解透彻而全面。

B.士燮心胸宽厚,谦恭虚心,礼贤下士,中原士人纷纷投奔他以避乱世。而士燮也能在时局非常混乱的情况下保全郡中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

C.士燮既善于做官,又精于学术。做官方面,处于动荡不安的乱世却能在郡任职四十多年;学术方面,针对他人对经书的疑义能答疑解惑。

D.士燮有功于孙权,深得孙权重用,曾被孙权任命为左将军、交州刺史、卫将军等。归附孙权后,他曾诱导益州豪族雍闿等人归附孙权。

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后宫为司徒,辟壹。比至,宫已免,黄琬代为司徒,甚礼遇壹。(5分)
译文:                                                                 
(2)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斜  坡
龙应台
①巴黎的地下铁道举世闻名;我推着婴儿车来到一个入口,却呆住了。狭窄的入口只容许一个瘦瘦的人挤过去,何况中间横着三条棍子,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将婴儿车推过去。巴黎没有做母亲的吗?
②好不容易来了别的过客,一前一后把婴儿车抬了过去。坐了一段车之后,走到出口,出口竟然是由一杠一杠钢铁棒组成的旋转门,这一回,即使把婴儿车抬起来也出不去了。
③一手抱着扭来扭去的孩子,一手拉拉扯扯把提袋、大衣、雨伞全部从婴儿车上卸下来,一件一件往身上挂,再手忙脚乱地把车子折叠起来,全副装备地挤进栅栏,还要担心孩子的手脚不被夹在旋转杠中。
④上到路面来,在飘落的雪片中再把车子撑起,又是哀求又是恐吓地把孩子放进车里,准备过街;我发觉铺高的人行道与车道交接之处没有做成斜坡,造成将近一尺高的落差。扶着婴儿车站在这个“悬崖”之前,如果继续往前推,很可能把孩子像畚箕倒垃圾一样“倒”到雪地里去——
⑤离开高贵却很“凶险”的巴黎,回到静谧的苏黎世,我想我为“先进”找到了一个必要的条件,正巧是中国人说的,“富而有礼”。这“礼”,不仅只是鞠躬握手寒暄的表面,而是一种“民胞物与”观念的付诸具体。
⑥从火车站的地下层上到路面,有电梯可乘,专门供婴儿车与残障者的轮椅使用。所有的人行道与车道的交接之处都铺成斜坡,接着黄色的斑马线道,婴儿车顺利地滑过,失明的人也不需要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⑦在苏黎世的住宅区,你也不可能走上两条街还看不见一个儿童的小天地:就在房子与房子之间,一小块青草地上,一个秋千、一个跷跷板、一堆沙。许多垃圾箱上涂着儿童画:猪、狗、猴子、孔雀,守着荡秋千、玩沙厮闹的小孩。
⑧大型的百货店往往有个幼儿乐园,免费的,让来采购的父母放心去采购,孩子也玩得痛快。乐园中并不是随便摆一些无意义的电动玩具让孩子过一过瘾,它依年龄而隔间:大一点的,有电视童话节目可看,不看电视的可以看童书画报;小一点的玩益智的组合积木,用蜡笔画画;还不会走路的小把戏,就在地毯上玩会叫的小狗熊。
⑨有财富的社会,如果在心灵的层次上还没有提高到对人的关爱,还没有扩及到对弱者的包容,它也是一个落后的社会。它的国民所得被用在扩充军备、制造原子弹等等毁灭人的途径,而且往往有极堂皇的借口;不会用在社会中“弱者”的身上:建电梯、筑人行道斜坡、设儿童乐园。
⑩当我的婴儿车不必停在人行道的“悬崖”上,而能安全顺遂地滑过街心时,我感觉到自己是在一个“富而有礼”的社会中。它有钱为每一条人行道建斜坡,但是更重要的,设计道路的人在灯下制图时,会想到他的社会中有年轻的母亲推着稚嫩的幼儿、有失明的人拄着问路的手杖、有弯腰驼背的老者蹒跚而行……为了这些人,他做出一个小小的斜坡来。这个斜坡,是一份同情,一份礼让,一份包容。
(11)只是一个小小的斜坡罢了!但是,台湾距离真正的“富而有礼”还有多远呢?
(节选自《意林》2011年第6期)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本文叙写了作者在巴黎和苏黎世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涵了一定的哲理。

B.作者在第④段用“悬崖”来比喻巴黎路面因为没有斜坡的凶险。

C.苏黎世的“斜坡”,考虑到了人们的需求,体现了民胞物与的观念。

D.有财富的社会应该处处建立斜坡,否则就是一个落后的社会。

2.第③段,作者用了较多笔墨写自己的狼狈,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3.文章主要写巴黎和苏黎世,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文章结尾提出“只是一个小小的斜坡罢了”的观点,这里的“斜坡”怎样理解?请结合本文,探究作者的这一观点所蕴涵的深层意蕴。(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