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 厌:厌烦
2.下面句中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理。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客的主人行装
B.宴请的客人行装
C.宴请的客人使者
D.招待过往的出使的人
4.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下列加点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厚遗秦王宠臣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距关,毋内诸侯 进兵北略地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公为我献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丹不忍以己之私 以其无礼于晋
D.拔剑撞而破之 偏袒扼腕而进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被八创(受) 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B.刑人如恐不胜(尽)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
C.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失其所与(结交)
D.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 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史。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春秋时期240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一些事件。
B.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就是词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C.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著名短诗《致大海》,深切地倾诉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光明的渴望以及个人幽愤难平之情。
D.《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分十二策,三十三篇,记载了春秋以后至秦并六国约240年间的史实,是一部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的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其中的一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人们对教育制度改革怀着希望,充满了热情。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恐怕伤了人们的心。
B.这支曲子他们演奏得出神入化,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听众。
C.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最终只是招来人们嘲笑罢了。
D.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