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删去的三处是__________.(3分) 书籍好...

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删去的三处是__________.(3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浅尝,②即浅尝辄止;③有的可以吞咽,④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⑤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粗读其中一部分,⑥有的书只需知道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⑦经常读。

 

②、④、⑦(②不必解释;④是③的翻版,不必出现;⑦与前面的“反复读”同义,应删掉。)(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台湾)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他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地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分证来,“这上面都写着呢,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卷,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家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中年女人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表现了她什么方面的特点?

2.有人认为本文第四段似乎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3.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着,怎么说又少了一个呢?

4.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叙了事件的经过;收尾时,更是以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B、作者综合运用了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细致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露了当时的台湾社会中人民的悲惨境地。

C、作者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写乞讨者三年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人格的自我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发人深思。

D、本文中中年女人的命运和祥林嫂的命运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两文的作者也不约而同的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E、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本文正是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来反映当时台湾的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2) 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龙光射牛斗之墟;________________,徐孺下陈蕃之榻。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 ,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_ 。

(5)天高地迥,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武技

蒲松龄

李超,安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憎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知识浅陋的人。

 B、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适逢、恰逢。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幸先以名告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眄庭柯以怡颜。

 C、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之。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见一少年尼僧弃艺于场,观者填溢。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

 ①僧笑,命李试其技。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李乃解衣唾掌,如猿飞,如鸟落。 ④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⑤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⑥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然后对他进行教育,数日后,僧辞去。

 B、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C、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表面上描写和尚和尼僧对李超武技的指导,实际上写的是他们对李超德行的指导。

 D、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艺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1)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3分)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1998年9月,在渤海湾发现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优如蕃茄汤一般。这就是赤潮现象。这是自1993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海域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会使海水的颜色发生变化,呈现出红色、黄色或褐色,因而称之为赤潮。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除了有稳定的海水水体、适宜的水温(14—28℃)和盐度(17—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生成赤潮的关键因素。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陆地上各处所有的废物终要汇聚入海洋。含有大量含磷洗衣粉、洗涤剂的生活废水及各种工、农业排放的废水进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这就会使海水富营养化。

    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海洋环境恶化,就形成了赤潮。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赤潮生物迅速繁殖,会使海水水体中的氧气大量消耗,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能释放毒素,毒死吞食赤潮生物的鱼贝类,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大量的赤潮生物还能遮蔽射到水下的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海洋食物链的正常循环。

    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加上近年来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保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频繁发生。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3次,60年代1次,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29次,90年代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这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海洋是人类最大的公有领域,它以浩淼和深邃不断净化着自身。然而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赤潮无疑在向人们警示:如果人类无止境地向大海排污弃浊,向它的广袤挑衅,最终失去的将是大海的壮丽,得到的是生命的毁灭。

1.对“赤潮”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为泛着褐红色,犹如蕃茄汤一样的现象。

B、指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呈红色、黄色或褐色的现象。

C、指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藻类生物迅速繁殖的现象。

D、指在一定条件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而造成的一种海洋灾害。

2.以下属于赤潮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的一项是(   )

 A、大量消耗海水水体中的氧气,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B、释放毒素毒死鱼贝类,使渔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

 C、遮避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海洋食物链不能正常循环。

 D、破坏大海的广袤壮丽,祸及人类甚至毁灭生命。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赤潮频发,与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B、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污物排放,大力治理污染,则赤潮就会少发生甚至不发生。

 C、在开放式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强,肯定永远不会发生赤潮现象。

 D、人们认识了赤潮的危害后,一定会想办法治理赤潮,并且有能力防止赤潮的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