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舸舰迷津云销雨霁逦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舸舰迷津云销雨霁逦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眼花瞭乱杳无音信骇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沧海一粟仓皇北顾驰骛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D.层峦耸翠趋之若鹜涨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D 【解析】A项弥,B项缭,C项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望/ 城 / 声文坛牵 / 词夺理

B.熟/ 水 / 春色人奢 / 所向披

C.廊/ 杂唠 / 陪鲤对涤 / 羽扇

D.梁/ 牌 / 大张笔 / 逸兴

 

查看答案

请以“趣”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 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8 分)

         A     是一项旨在创新的艺术工程,    B     这种创新不是对名著的随意否定与肆意颠覆,   C     给名著的人物和情节穿上时髦的外衣,    D    创作主体对名著的当代性阐释,对名著的独特感悟与精准演绎。那些与当下观念沆瀣一气的重拍之作只是艺术长空中的闪电,不会长久辉耀在历史的天空。  

(1)请用四个字概括这段文字谈论的主要话题,并填写在A处。(3 分)

答:              

(2)根据文意,在B、C、D三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 3 分)

答:B                C                 D           

(3)划线部分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下列六句诗,可以组合成三副对联,请你组合出合适的一副送给学校摄影小组。(填序号即可)( 3 分)

    ① 现出庐山真面目           ②天涯雁寄回文锦

    ③ 常向秋山寻妙句           ④留住秋水旧丰神   

    ⑤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⑥水国鱼传尺素书

答:                

 

查看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l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青岛啊,青岛

刘兆亮

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

  那时我正上高三,父亲带着家中最破的被子和那顶漏雨的安全帽到县城坐火车。父亲就到学校去看我,但他并没有见到我。父亲就给看门师傅留了一张字条,写道:“儿,我去青岛干活儿了。青岛好啊,包吃包住一天20块钱。你好好念书,争取考到青岛去。”署名是“父亲亲笔”。这是父亲写给我的第一封书信,是写在随手捡起的烟盒上的,烟盒上脚印清晰可辨,比父亲的字还工整。但父亲的字比它精神多了,撇撇捺捺都有把持不住的去青岛的激动之情。

    青岛好啊!父亲这个赞美诗般的感叹也是听别人陈述来的。父亲没去过青岛,甚至他连比县城更大点儿的城市都没去过,但父亲那时去青岛了。看到父亲的留言,我很高兴。

    父亲在一个叫观海山的山上建花园。山不太高,但站在屋顶上可以看到海,下雨天不上工,父亲就上山顶去看海。看海是父亲最高级的精神生活。在他的物质生活方面,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能隔三差五吃到两块五一斤的肥肉膘。父亲说,瘦的他们才不爱吃呢,青岛的肥肉真贱!父亲说,乖乖,青岛就是青岛啊!

    但青岛没有及时给他发工资,这是堵心窝儿的事。父亲说,肥肉很香,但一想到钱就咽不下去了。父亲走时只准备了25块钱生活费,父亲花了40天。之后,他摸口袋时,兜里只剩下五个手指头了。当然,在他的内裤边,母亲还连夜为他缝进了50块钱。但那钱不能动啊!

    青岛怎么不发工资呢?老板解释说临时有点儿困难,让父亲等人顶一顶。父亲觉得那个李老板说的话不虚。以前李老板让父亲下山替他买的烟都是十多块钱一包的,现在下降到四块多钱一包了。

    给李老板买烟是父亲难忘青岛的另外一个原因。

    起初,父亲买烟买得一肚子得意,觉得老板还挺把自己当回事。等父亲戒烟了——实际是没有闲钱买烟了,他才感觉到买烟成了一种煎熬和痛苦。

    父亲每次烟瘾上来的时候,都要到厕所尿一泡尿,每次进行的时间都很长。他低头思考着什么,最后还是使劲地捏一把那缝在内裤边的50块钱,忍了。但父亲经常把烟包放在鼻子下使劲地闻一闻。闻一闻烟又不会少,没事的。有几次他甚至就想把手中的烟往腰里一别,一口气跑回家,坐在田头再一口气抽光。边抽烟边看玉米生长,多美的事儿啊!

    但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这也是老板习惯让他买烟的根本原因。父亲觉得自己挟烟出逃的想法太匪气了,也不切实际。父亲比较实际的做法是,爬山时多弄出点儿汗,递烟给老板时好让他酬劳给自己一根抽抽,但是没有。只有一次,李老板客气地说,剩下的三毛钱硬币不要了,看你累的,头上的汗珠子比雨点儿还大!父亲不收,两个人互相推让,干活儿的人都把手中的活儿停下来看他们。李老板生气了,大喝一声后又把声音压得低低的,拿着,对,拿着。父亲的兜里就多了三毛钱。

    父亲想等下次再多出三毛,还有再下次,再再下次……

    慢慢地,父亲他们就感觉到李老板可能在耍熊蛋了——他要跑掉了!大家也很久没能吃上肉了,伙房的人也好久没接到钱了。

    父亲等人也不能干等着,就买了车票回家。父亲们都偷偷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有的与父亲一样拆开了内裤,有的翻起了鞋子,有的把被子里的棉花团弄开……那里是事先准备好的回家的路费。我们那里的习惯,路费多少就缝多少。

    但青岛朝我走来了。我被青岛一所重点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录取了。那天父亲把烟头抽得很兴奋,他满眼亮亮的,左手比画着青岛宽阔的马路怎么走,还一个劲儿说,青岛好啊!青岛好啊!

    我不知道,当父亲赞美诗一样地感叹青岛好的时候,他的右手在口袋里把从青岛带回来的那三毛钱都攥出了汗!到了学校后我才发现,那三枚硬币,被父亲打进了我的背包——那是父亲在青岛赚取到的财富,儿子应当继承。

(选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2006年第1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父亲从未去过别的大城市,却与青岛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看海,吃肥肉膘,简单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却让父亲心满意足。

B.父亲满怀希望地外出打工,却因工资被拖欠不得不失望回家,文章的主旨意在揭示并批判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社会现象。

C.文章写了父亲戒烟、想烟、闻烟、想挟烟而逃等细节,这些细节不仅没有使父亲的形象陷入卑俗,反而表现了父亲的淳朴。

D.文章明线讲父亲在青岛打工的故事,暗线讲我考青岛的大学的故事。暗线由“字条”埋下伏笔,由“三毛钱”呼应作结。

E.文章细致描写了青岛的美丽风光,它与父亲的困窘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现代文明背景下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和无奈。

2.文中结尾说三枚硬币是父亲在青岛赚取到的财富,“财富”在文中有何含义,请简要指出。(4分)

答:                                                                         

                                                                               

3.文中多次出现“青岛好”一语,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青岛好”的理解。(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