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提供交流读书心得、推介优秀图书的平台,高一年级准备办一...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提供交流读书心得、推介优秀图书的平台,高一年级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为这份小报起一个名字。名字要言简意赅、文雅易记。并简述命名的理由,不少于80字。

 

示例一 我给报纸起的名字是:博采 《礼记·中庸》子思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把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作为治学的首要原则,而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报纸命名为“博采”,是激励同学要广泛地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学习人类的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名字通俗易懂,简洁好记。 示例二 我给报纸起的名字是:悦读 古人说,闲居足以养志,至乐莫如读书。著名作家冰心也曾经说过,读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读书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以“悦读”为名,就是要让同学们乐于读书,推荐好书,在读书中感受快乐,并分享自己读书的快乐。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①阅读下面这首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节选)回答问题。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愁肠,七分酿成月光
余下的三分呼为剑气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诗歌描写的古代诗人是指 李白     ,其中“杜二”是指杜甫  。
②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古装武侠动作片《夜宴》,展现的是弑兄篡位,太子复仇的故事,是根据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哈姆莱特)》 改编的。
③“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
该诗所写的花是菊花  花,诗中的“陶令”是指陶渊明, “陶令篱边色”暗用了  采菊东篱下 诗句。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填写上或下句(15分)
               ,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
②木末芙蓉花,                  。(王维《辛夷坞》)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④                  ,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⑤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⑦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⑧带长剑兮挟秦弓,                     。(屈原《国殇》)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⑩但使卢城飞将在,                   。(王昌龄《出塞》)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⒁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⒂前军夜战洮河北,                    。(王昌龄《从军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①这首诗的体裁是绝句(五言绝句或五绝)。(1分)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 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选自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语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小试勒兵乎勒:整治,演练。

B.趣使使下令曰趣:通“促”,急忙。

C.遂斩队长二人以徇徇:对众说明

D.孙子与有力焉与:参与

2.下列各组语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可试以妇人乎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B.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既已明而不如法者

C.臣既已受命为将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

D.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吏士之罪也。

3.下面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操演章程已经宣布下达,于是架设兵器,立即对他们三令五申。

B.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大王只是喜欢我的兵法理论,不能用我的理论来实际用兵。

C.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
妇人们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站起都符合军令纪律的要求

D.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从此,吴王阖闾知道孙子善于用兵,最终任命他做了将军。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武以所著兵法求见吴国国王阖闾,吴王让其用一群女子来小试一下练练兵,结果失去了自己宠爱的两个妃子。

B.军法纪律已经宣布完了,孙武便陈设鈇钺,当场重复了多遍,然后用击鼓指挥他们,妇女们总是放声大笑,不得已,经吴王阖闾同意,将两个女队长杀了。

C.孙武按顺序任用两队第二人为队长,再次用鼓声指挥他们操练。妇女们一切动作都符合军令要求,没有再敢出声嬉笑的了。

D.吴国往西攻破了强大的楚国,攻入郢都,往北威震齐晋两国,名声显扬于诸侯国间,这些都离不开孙武兵法。

5.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