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2分)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1、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2、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3、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4、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5、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6、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7、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8、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9、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10、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出名句名篇(5分)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但见悲鸟号古木,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蜀道难》中讲述“五丁开山”使蜀路开通的神话传说的两句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答: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查看答案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注】;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

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

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

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染衣:僧衣。意思是出家为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应度及诸孙         度:担心          B.与季直素善 善:友好

C.还除散骑侍郎         除:(被)任命   D.政尚清静    尚:崇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3分)

①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哒殡敛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季直自幼聪慧,颇得祖父赏识,在他五岁母亲去世时,家人将其从寺院中赎回,陶季直抱着母亲,痛哭不止,他悲哀的表情犹如成人,令在场者无不倍感辛酸。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政都非常推崇“清净”,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他任职之处清净和平。

C.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秉、袁粲二人服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两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听闻他事迹的人无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就连梁高祖都慨叹:“梁拥有了天下,竟见不到这个人。”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5分)

答:                                                                               

(2)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5分)

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时间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

B.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C.中朝美俄日韩六方会谈之所以能够在北京重新举行,靠的是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中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

D.由于新加坡是双语教学,为初去他国的学生做好了语言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在异国他乡不会有那么强烈的陌生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陈锋来自贫困的山区,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高二就自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国内表示愿意免试录取他的知名大学已经罄竹难书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