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乐工孟优说楚王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大夫棺椁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 “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柰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为……服丧
B.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若:如果
C.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一:竟然
D. 贪吏安可为也 安:怎么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欲以大夫棺椁礼葬之 皆以美于徐公
B. 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 王惊而问其故 吾其还也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孟是楚国的歌舞艺人,能言善辩,经常以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
B. 楚庄王的爱马病死后,庄王令大臣们为马服丧,并想用安葬大夫的棺椁和礼仪来
为马下葬。
C. 孙叔敖临死时,嘱咐他的儿子贫困时前去求见优孟。后来,孙叔敖的儿子依照
父亲的嘱咐前去求见优孟寻求帮助。
D. 优孟用讽谏的方式使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寝丘的四百户分封给孙叔敖的
儿子,用来祭祀孙叔敖。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10分)
⑴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5分)
⑵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世纪以来的诗歌界一直是比较沉寂的。然而,“裸体诗朗诵”等事件的发生打破了诗歌界持续已久的沉寂状态,引发了人们对现代诗命运的又一次思考:诗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古人云:“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会产生优美的诗篇。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诗人要在真善美的表达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个人的生存感受就没有价值。相反,那些在与普通大众相互交融的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最接近真善美的,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
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不但是一个情感的把握过程,而且是一个语言的挑选过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现代汉诗的口语化并不是意味着语言的粗俗化。日常口语可以成为诗歌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也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卞之琳的《断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是诗人却通过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1.下列对“诗歌的本质”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
A.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诗歌在本质上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古人说“诗言
志”,就是这个道理。
B.人的内心情感来源于生活,诗人的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的生成中起着决定性作
用,因此,诗歌在本质上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C.虽然诗歌的本质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但诗人要写出好诗,就必须面向广阔
的社会生活,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精神世界里去。
D.诗歌在本质上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要参加了丰富的现实生活,就一定会写出
内涵丰富的好诗。
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真正的诗人,尽管生活境遇不同,而且对诗歌的本质的理解可能也有不同,但
现实生活总是决定着他的诗歌情绪的生成。
B.真正的诗人应该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他总是被生活所感动,因而获
得的诗歌情绪也总是真诚的。
C.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和情绪升华的过程,所以在现实生
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绝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D.现代汉诗的口语化并不是意味着语言的粗俗化,日常口语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
美加工才可以成为诗歌的语言。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完成审美超越,就应该对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
受进行审美选择和情绪升华,让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情感进入诗歌。
B.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感受是有价值的,那些在与普通大众相互交融的生活
中产生的情绪体验总是最接近真善美、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
C.诗人在完成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时,正确地把握情感固然重要,但第一位的
工作还是要准确认真地选择语言。
D.要在诗歌创作中实现审美超越的关键,不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是诗人以诗
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比赛,无论成败与否,这都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B. 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
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新考验。
C. 四面的荷塘,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D. 国际社会多次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意愿,但形形色色的保护仍然不断发
生,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近日,故宫博物院因向快速侦破故宫失窃案的市公安局有关部门赠送的锦旗出
现有错别字这件事,使故宫博物院成为众矢之的。
B. 游客们乘上专用的游览小艇,亲身感受星岛湖的绮丽风光,那天蓝的湖水美得
让人难以置信。
C. 这次东盟国际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D. 从2011年开始,桑德斯就一直在阵容上反复无常,特别是内线用人,球员无
法得到稳定的角色。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斑驳 风姿 没精打彩 人才辈出
B. 渺茫 弥漫 娇生惯养 以逸代劳
C. 长篙 萧条 头晕目眩 声名狼藉
D. 急躁 寒喧 亭亭玉立 和蔼可亲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峥嵘(róng) 携带(xié) 寥廓(kuò) 挥斥方遒(qiú)
B. 罗绮(qǐ) 发酵(xiào) 粗糙(cāo) 星辉斑斓(lán)
C. 漫溯(sù) 踟蹰(chí) 流岚(lán) 披荆斩棘(jí)
D. 炫耀(xuàn) 徘徊(huái) 拙劣(zhuō) 迥然不同(ji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