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雉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生动...

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雉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请你根据示例,再写出三条。(6分)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公职律师”下定义。要求: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①公职律师在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供职。

②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执业资格是成为公职律师的首要条件。

③只有获得了司法行政部门授予的公职律师执业资格,才能成为公职律师。

④公职律师由政府支付工资,办理政府法律事务或承担法律援助职责。

 

查看答案

从下列8个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4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4分)

承受   格局   协调   凝结   备受   局势   协同   凝聚

阿富汗在历史上  ①  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政治  ②  之中。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  ③  乃至  ④  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②               ③              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虫子的声音

耿翔

虫子在《诗经》里练声,虫子是古老的。

我在写《马坊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或许在那一瞬间, 有一些会发声的虫子,正躲在我的书房里有意识地叫了一声。这一声提醒我:不要忘了虫子的声音,它应该混合着马坊的天空和大地、集体对生活俭朴的人群,发出过内心的祈祷。它会告诉我们,在这块襟怀坦白地接受一切生命的土地上,不能忽视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它们在地下带着声音微弱地移动,其动人之态,绝不亚于那匹栗色的马,嘶鸣着在马坊的原野上飞奔。

我也想起第一次读《诗经》,是在渭河边上。面对滔滔河水,我正出神入化地读着《豳风·七月》。

怎么没有想到,我伴着虫子的声音长大的那块叫马坊的土地,它在周朝的时候,就是豳地很温馨的一部分?知道了马坊在《诗经》里被颂扬,我就把有关《豳风》的诗篇捧在手上,对着渭河一口气往完里读。这次临水阅读的结果,促使我拂去那些在《诗经》里,也在马坊摇曳的庄稼、摇曳的草木,把虫子的声音认真地分拣出来,并且很小心地藏在心里最敏感的一个地方,听它近距离地鸣叫。

事实上,我一生都爱听虫子的声音。

或许,这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土地上得到的最大的恩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的心能对事物存有一些真实的感动,存有一分向善的信念,至少不是那么冷若冰霜。我想这些,都是虫子的声音,更多地带着春天里的雨水,带着秋天里的风声,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塑造出来的。我也想,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我的内心的一些亮光,一定会被日子一天天吞食掉。

请不要这么问我:有多少虫子活在马坊的土壤里?

我的记忆里,只要能生长草木的地方,就一定生长着虫子。

我在劳动中,发现虫子的身影无处不在。而留给我诗一样的印象,还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

这种最会歌唱的虫子,它们是寻着人的气息生存的。它们七月在野,它们八月在宇,它们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窗下。让我感慨不止的,是蟋蟀这种虫子,在长达数月的生命旅程中,要从田野上,一步步地走到人的身边,然后进入冬眠。我想,这些最有灵性和人性的虫子,应该是人身上的某一个部分。人的气息在村子上空的不断传递,决定着它们一生的方向和行程。

这个行程,我在《诗经》里读过,在马坊验证过。

我想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如果有心,就能从一些虫子的声音里,听出我当年在劳动中发出过怎样的悲喜。

以我的经验,乡村的白天,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乡村的夜晚,也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许多时候,我是一个人被一坡的谷禾拥着,在田野的中心走路。不要以为人处在这样的场景里是幸福的,是可以向庄稼手舞足蹈的,是可以向天空放开嗓子的。其实不然,人会被压在一棵庄稼疯长的气势里,没有抬头的勇气。这时如果没有虫子,及时从身边向天发出求爱一样的声音,陷入庄稼和天空的重围,我真的不知道:万物的内心有多深?

然而,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不是感激,也不是茫然。只想问自己:还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吗?

记着把自己,按时放进马坊春天、夏天或秋天里。

不论在《诗经》,还是在豳地,这些季节,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

(选自《感悟故乡》)

1.结合全文来看,文章插叙“第一次读《诗经》的情景有哪些作用?(6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 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

⑵ 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3.文章开头说“虫子在《诗经》里练声”,结尾又说春天、夏天、秋天“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4.综观全文,“虫子的声音”在作者心目中有怎样的意义?请简要谈谈。(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卫风·氓》)

越陌度阡,                。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不抚壮而弃秽兮,                       ,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